口舌生瘡是指口頰或唇舌邊發生白色潰爛小泡,紅腫疼痛,間有微熱或不痛,反復發作,簡稱口瘡。一般習慣上將口中潰瘍,范圍局限,病情較輕者稱為口瘡。口中糜爛如腐,范圍較大,病情較重者,稱為口糜。
驗方1
組成:茄子蒂適量。
用法:將茄子蒂燒炭存性研細末,搽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斂瘡。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2
組成:細辛5克。
用法:細辛搗成細末,用陳醋調成糊狀,貼敷肚臍,用紗布包扎,24小時換1次。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3
組成:馬鞭草梢適量。
用法:煎湯漱之,不可咽。若用涼水浸泡馬鞭草梢搗爛取生汁,口漱,效果更佳。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4
組成:瓦松、生姜各等份。
用法:上藥加少許鹽,共搗爛涂之。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5
組成:雞蛋膜適量。
用法:用淡鹽水泡數分鐘,貼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6
組成:雞內金適量。
用法:雞內金燒成灰,搽于瘡面。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多處生瘡。
驗方7
組成:鮮梨若干個。
用法:鮮梨洗凈,去核不去皮,切小塊剁成漿。稍加精鹽調和,每次服用2~3匙,每日3~4次。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生瘡。
驗方8
組成:白蘿卜適量。
用法:白蘿卜搗爛取汁,頻頻含漱,流出口涎。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舌多處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