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鼻腔疾病有鼻出血、鼻炎、鼻竇炎(上頜竇炎、篩竇炎、額竇炎、蝶竇炎),鼻息肉。鼻出血也屬于急癥。鼻出血多發生于春季和秋季,因春季多風熱,秋季多燥熱,使鼻腔干燥而致鼻黏膜破裂出血,我們討論單純性鼻腔出血。對于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鼻腔出血:如血小板減少、鼻咽癌或外傷等,不屬本文討論的范圍。鼻炎是上頜竇炎、額竇炎、篩竇炎、蝶竇炎的前兆。鼻竇炎可發生于一側,亦可發生于雙側。可限于一竇發病也可累及多竇發病。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竇黏膜極度水腫,在中鼻道形成的單發和多發性息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多發生于青少年,以深秋至冬和早春為多見。30歲以上的人也有發生,但較少見,大部分以青少年時期患本病治療不徹底成為慢性者,延續40~50歲左右,不定時或長期的頭懵、頭疼、頭脹、失眠,精神不振等,長年不愈,往往會誤診為感冒、頸椎病或腦血管硬化供血不足等病。鼻息肉是由鼻黏膜長期的炎癥,引起水腫的結果,生長在鼻腔內影響嗅覺和通氣,造成呼吸困難,影響睡眠,迫使患者睡眠時張口呼吸。
鼻出血(也稱鼻衄)
風熱、燥邪致鼻出血:鼻出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以春秋兩季較為多見,因春季多風,秋季多燥。風熱或燥熱襲于肺系而致鼻黏膜干燥破裂而出血。其癥口鼻干燥,心煩,呼出氣體有灼熱感。
兒童和青少年人鼻腔出血的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區;初始點點滴滴出血,亦有繼發大出血者。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鼻出血,多發生于鼻腔的后部,用棉球堵塞鼻孔,則血從口腔內溢出。治療不當或誤治,出血可反復發作。高血壓患者也易鼻出血,一般多發生在早晨。中老年人鼻出血者應首先檢測血壓。出血過久或出血量過多,會導致貧血等。
檢查:鼻中隔某部位有潰瘍性出血區,符合中醫說的“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的理論學說。脈弦細微數,舌質紅,苔薄黃。此乃風邪燥熱襲于肺系,鼻腔黏膜干燥,陽絡損傷而出血。
中藥治療:宜清熱潤燥,活瘀涼血止血。自擬方:處方:當歸12g,白芍12g,田三七12g(分3次沖服),地龍20g,生地黃20g,麥冬15g,牡丹皮12g,荊芥穗15g,金銀花15g,連翹15g,梔子12g,蒲公英30g,每劑3煎混合,取澄清液,日服3次。早中晚飯前各服1次。另外用紅霉素軟膏涂抹鼻腔使其鼻腔內潤澤。
西藥治療:在不明確出血部位,反復小量出血。可用蒸餾水10ml,副腎上腺素針1支與餾水混合滴入出血的鼻腔內,每分鐘1次,出血即止。鼻中隔前下方出血,出血較劇,滲出血面大,使用前鼻孔填塞法。如用消毒棉填塞或用消毒棉球蘸餾水與副腎上腺素混合液堵塞出血鼻孔,其血即止。40歲以上的成年人鼻孔出血多在鼻孔后出血,出血量大,可在鼻內窺鏡引導下尋找出血點,用電凝止血加明膠海綿填塞止血。
鼻炎
鼻炎即鼻腔炎癥性疾病,是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炎癥,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增厚、滲出、萎縮等。治療不徹底,由細菌或病毒進一步感染使病情加重,傳染至鼻竇。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多發于冬春季,是由感受空氣中含有不良氣體,某些異物,灰塵或花粉刺激而發病,引起鼻塞不通,打噴嚏,流清鼻涕或遇寒冷氣候。鼻塞不通,病情加重等,往往會誤診為傷風或輕型感冒,嚴重者流鼻涕長年不愈。
中藥治療:荊芥、防風、蒼耳子、辛夷、細辛、鵝不食草、桂枝、黃芪、艾葉、生姜各適量。水煎沸,患者面朝下罩著沸騰的藥蒸氣,用鼻吸入含藥氣體,或用紙卷成紙筒,一端罩著藥蒸氣,一端照著鼻孔,使藥蒸氣直接進入鼻孔,1日2~3次。用后鼻塞即通,鼻涕減少或消失。
西藥治療:用糖皮質激素噴鼻,局部吸收,起效快,安全性好。抗組胺藥物應用:可迅速緩解鼻癢、噴嚏和鼻分泌物亢進。鼻減充劑:首選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亦可用1(小兒用0.5)麻黃堿滴鼻液滴鼻。使鼻黏膜消腫,減輕鼻塞,改善引流。此類藥物連續應用一般不超過7天,最長不超10天。
萎縮性鼻炎:是以鼻黏膜萎縮或退行性變為其組織病理學特征的慢性炎癥。發展緩慢,病程長,女性多見。嚴重者嗅覺減退或消失,鼻腔多有結痂形成。
中藥治療:蒼耳子、辛夷花、槐花、魚腦石、青黛、藿香、冰片適量,共研細末,用細絹包塞入患者鼻腔,1日3次,根據病情,酌情用藥。
西藥治療:鼻腔用生理鹽水沖洗,每日2次;鼻內用1﹪復方薄荷樟腦液體石蠟、清魚肝油滴鼻,潤滑黏膜。
風熱或燥邪侵襲性鼻竇炎:此型鼻竇炎多發生于春秋兩季,由風熱戓燥邪(細菌或病毒)侵襲,鼻塞流黃色稠鼻涕,頭懵,頭疼,嚴重者出現全身癥狀,或繼發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頭疼,肢困。檢查:鼻黏膜充血水腫,鼻腔內有膿性分泌物。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升高。拍鼻竇瓦氏片或CT檢查:可顯示竇腔大小及鼻竇密度增厚,或有液平等。
中藥治療:清熱解毒潤燥:
處方一:金銀花、連蹺、生地黃、麥冬各12g,細辛6g,蒼耳子10g,蒲公英、鵝不食草、魚腥草各20g,甘草10g。水煎服1日3次。
處方二:用蒼耳子6g,辛夷10g,川芎12g,白芷10g,薄荷15g,絲瓜絡20g,黃芩12g,藿香15g,槐花12g。水煎服或分次沖茶服。
西藥治療:靜脈滴注抗生素等。
鼻息肉(中醫稱鼻痔)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竇黏膜極度水腫,在中鼻道形成的單發和多發息肉。息肉生長在鼻腔內影響嗅覺和通氣,造成呼吸困難,影響睡眠,迫使患者睡眠時張口呼吸。局部鼻鏡或鼻內窺鏡檢查,鼻腔內有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灰白色、黃色或淡紅色的如荔枝肉狀半透明腫物。CT掃描,鼻腔和鼻竇密度增高。
中藥治療:清熱活瘀的方藥:皂礬1.5g,硼砂2g,田三七粉3g,研為細沫。大棗去核共搗如泥,涂于患處。
西藥治療:可到正規醫院耳鼻喉專科行手術治療。(郭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