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用偏方
偏方1:川楝皮、榆白皮、白鮮皮、海桐皮、生地、熟地各15克,地膚子、蛇床子、當歸、赤芍各9克,苦參10克,甘草、何首烏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益氣養血,燥濕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本方苦寒,有小毒,不宜長期服用。
偏方2:芹菜20克,豆腐30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將芹菜洗凈切碎,與豆腐和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煮粥,加鹽調味。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具有清熱生津,散瘀破結,消腫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外用偏方
偏方1:七葉一枝花根莖100克,研成細末,加適量香油調成藥糊。可放冰箱中保存。用時蘸搽患處,每日2~3次。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2:鮮絲瓜葉適量。將絲瓜葉搓碎在患處摩擦,以患處發紅為止。每日1次,2次為1療程。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3:老豆腐200克,炒焦,用香油調勻涂擦在發癢的部位。每日3次,連用3~4天。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4:荊芥、防風、三棱、莪術、生甘草各10克,蟬蛻5克,露蜂房3克,生地、蚤休各15克,紫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并用藥渣煎湯洗浴或用渣裝入紗布袋內局部熱敷,每日1次。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5:醋500克(瓶裝陳醋為佳)。將醋入鍋中熬至50克。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搽之。每日早晚各1次。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6:木槿皮、米醋各適量。將木槿皮火煅存性,研為細末,加入米醋調勻成糊狀,涂敷患處。具有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的功效。適用于頭面神經性皮炎。
偏方7:陳醋500克,苦參200克。將苦參入醋中浸泡5天。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然后搽藥。每日早晚各1次。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8:山楂、土茯苓、丹參、補骨脂、莪術、牛蒡子、烏梢蛇各適量。上藥水煎,溫洗患處,每日3次。具有清熱散結,活血去瘀,溫補腎陽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9:細辛、高良姜、桂皮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適量。前3味藥研成細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后加入適量甘油即成。用此藥涂患處,1天2次。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
偏方10:鮮雞蛋2~3個,米醋適量。將雞蛋放在瓶罐內,加食醋將蛋淹沒,密閉,1周后取出雞蛋,剝去蛋殼,把蛋清裝在瓶內攪勻備用,涂搽患處,每日3次,連續涂完藥液,即可治愈。具有舒肝清熱,疏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性皮炎。(蔡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