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競爭修地鐵:成都去年新增160公里,其他城市呢?
交通部日前公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數據。截止2020年底,全國共有4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33條,運營里程共計7545.5公里,完成客運量175.9億人次。地鐵運營里程數前十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武漢、南京、重慶、杭州、青島。1、上海,運營線路18條,運營車站數354站,運營里程729.3公里,客運量28.35億人次。2、北京,運營線路24條,運營車站數428站,運營里程727公里,客運量22.93億人次。3、成都,運營線路13條,運營車站316站,運營里程557.8公里,客運量12.20億人次。4、廣州,運營線路16條,運營車站312站,運營里程553.2公里,客運量24.16億人次。5、深圳,運營線路12條,運營車站數257站,運營里程422.6公里,客運量16.27億人次。6、武漢,運營線路12條,運營車站數321站,運營里程409.1公里,客運量6.28億人次。7、南京,運營線路12條,運營車站數200站,運營里程394.7公里,客運量8.01億人次。8、重慶,運營線路9條,運營車站數177站,運營里程343.3公里,客運量8.40億人次。9、杭州,運營線路7條,運營車站數167站,運營里程306.3公里,客運量5.82億人次。青島雖然在運營里程上稍微超過西安,擠進前十,但在其他指標上都不如西安。比如運營線路青島6條、西安8條,運營車站數青島105站、西安153站,尤其是客運量西安7.31億人次,都超過青島1.39億人次的5倍了。所以從地鐵指標上,西安應該放進前十。天津的衰落讓人意外,作為直轄市的天津,地鐵運營線路只有6條、運營車站數143站,還不如沈陽、蘇州、鄭州等城市,天津的客運量也只有3.39億人次。天津的地鐵發展和天津的經濟情況一樣,也都掉出了中國城市10強。目前國內新一線城市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從GDP的比拼,到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乃至地鐵線路的修建都互不相讓。在2020年底,多個城市地鐵都是多線齊發,地鐵通車里程大幅提升。其中西安地鐵12月28日5號線、6號線、9號線三線齊開,西安市軌道交通首次實現1年內新增運營里程83公里。杭州地鐵12月30日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杭富線、7號線首通段四線齊開,直接讓杭州地鐵線路總長度由原先的206公里延伸至306公里,實現市轄十區地鐵全覆蓋。杭州也計劃到2022年,完成516公里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目標任務。最牛的還是成都,12月18日成都地鐵6號線,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三岔站至天府機場北站段五條線路同步開通運營。在原有398公里基礎上新增運營里程160公里。成都成為國內首個一次性開通五條地鐵新線的城市,也是全國地鐵運營里程最快突破500公里的城市。五線開通后,成都軌道交通累計開通13條線路,運營里程達到558公里,全線車站達373座,其中換乘站46座,正式躋身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新一線城市的競爭中,杭州雖然地鐵里程數強于西安,但客運量跟西安比都相差較遠,在十強城市中墊底,地鐵仍然還是杭州在新一線城市比拼中的硬傷。而成都在運營里程上僅次于上海、北京,在客運量上僅次于北上廣深四大傳統一線城市。武漢、南京、重慶總體上處于同一水平,武漢的客運量稍微落后。為什么要修地鐵。在一份《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檢測報告》中36個全國重點城市,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13%。中國大城市的不斷擴張,使得通勤時長和距離也隨之拉長。報告指出,45分鐘內通勤人口占比達到90%,是一個城市繁榮發展的需要。而當前我國四個一線城市平均通勤距離9.3公里,45分鐘內通勤人口占比69%。用這個指標來衡量,我國主要城市也都還沒達到目標,而修建地鐵正是為了減少通勤時間,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為了提高城鎮化率,我國未來十年將繼續推動上億人進城。人口向大城市流動,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已經成為共識。而目前大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水平,顯然沒有跟上城市快速擴張的步伐。另一方面,地鐵一公里造價最少也要超過5億元,地鐵投資也能拉動城市GDP。地鐵建成后,沿線土地價格和房價都會出現不小的漲幅。對于地鐵運營公司來說,也只需要用地鐵站點旁的部分土地進行商業化開發就能確保盈利。總體來說,修建地鐵對于中國的大城市來說是絕對值得的。當然,國家也在嚴控小城市修建地鐵的沖動,因為地鐵畢竟投資巨大,如果盲目建設,后期客流量太小、維護費用不菲,對城市財政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