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關(guān)系再好,也需要“送禮”
有些人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qū):
“他是我兄弟姐妹,是我父母,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這樣的關(guān)系還提禮物,那不就生分了?”
實際上,送禮物并不意味著討好,也不意味著“有求于人”才送禮;
送禮物這件事本身,就是經(jīng)營關(guān)系的一個手段。
比如說:
兄弟姐妹已經(jīng)結(jié)了婚,有了家庭;
你每次去對方家里做客,都是空著手去;
對方不在意,但對方的伴侶是在意的。
你去關(guān)系很好的朋友家做客,每次朋友都準(zhǔn)備好飯菜招待你;
但每一次,你都是空著手。
時間久了,對方也會心生反感。
禮物的價值不重要。
重要的是對方看到你拿著禮物,能夠感覺“自己是被重視的”。
-02
“禮尚往來”很重要
在社交中,最忌諱的事情之一:“臨時抱佛腳”。
比如:
出去吃飯,點好了菜才邀請對方來參加;
臨時起意的飯局,除了關(guān)系很鐵的朋友,其余人基本上不會接受。
遇到麻煩了,才想到請別人幫忙,才想起送禮;
這個時候,你的禮物很可能“送不出去”。
你麻煩的那個人或許在想:
“有求于我的時候,才想到我;用不到我的時候,根本就想不起我?!?/p>
什么是社交?
社交就是你來我往,禮尚往來。
平時多聯(lián)系,多來往;
真有難處的時候,你才方便跟對方開口。
-03
送禮要“適可而止”
一般來說,一年送2次禮已經(jīng)很多了。
能值得被你送2次禮的人,要么是你關(guān)系很近的親戚朋友,要么是幫過你大忙,被你銘記于心的人。
或者說,對方是你的上司,是領(lǐng)你進(jìn)門的師傅。
其余的普通關(guān)系,需要經(jīng)營的,一年送1次禮物就足夠了。
如果你每個月都要送對方一次禮物,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物以稀為貴”。
頻繁送禮物給對方,會讓ta不重視你,把你送禮物當(dāng)成理所當(dāng)然。
一旦某個月你不送給ta,ta就會在背后埋怨你。
適可而止,把握好分寸感,是很重要的。
-04
送禮之后,不要到處炫耀
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比如說:
你送給對方禮物,買了很貴重的東西。
結(jié)果你到處跟人家炫耀:
“哎,我給他送禮物,花了上萬塊錢呢?!?/p>
“我很重視他,感覺他收到我的禮物,看上去很開心,很受用的樣子?!?/p>
過度炫耀的后果:
第一:讓周圍打算送禮的人,記恨你。
因為你無形之中“抬高了送禮的價值”,讓他們被你“逼著”不得不多送禮物。
本來他們只打算花1000塊錢,一聽你花了1萬,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跟上。
第二:在外面炫耀,主家聽到會不舒服。
值得你送禮的人,要么輩分比你高,要么社會地位比你高,要么你很在意;
如果你整天把這種事掛在嘴上,會讓對方反感你。
-05
禮物送不出去,只有2個原因
第一:對方不想跟你有太多的交集
換句話說:
你有求于他,但是他面對你提出的要求,權(quán)衡利弊以后,并不打算幫你。
既然他不想幫你,也不想和你有太多瓜葛;
這個時候,他必定是不會收你禮物的。
而一旦接受了你的禮物,潛臺詞就是:“這個忙,我?guī)土??!?/p> 第二:你送的禮物,讓對方?jīng)]興趣 這種情況,同樣是存在的。 比如:他的社會地位很高,別人給他送的禮物,要么價值很高,要么很有意義; 只有你送的禮物,平平無奇,放在家里還占地方。 -06 送禮物的核心:投其所好 送禮物這件事,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要送對方需要的,感興趣的,能夠用到的,這叫投其所好。 總不能你喜歡什么,就送給對方什么吧? 你喜歡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對方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或者對方的家人喜歡什么。 如果你送的禮物,對方都很喜歡; 這就會讓對方產(chǎn)生被重視,被理解,被在意的情緒價值。
話題:關(guān)于“送禮”的規(guī)則,你有哪些心得?作者亦開懷,情感心理學(xué)創(chuàng)作者,你的情感心理咨詢師。
關(guān)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兩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