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17.09.29
洞仙歌_泗州中秋作 來自唐詩宋詞元曲 00:00 01:01
【宋】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閑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
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
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
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
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⑴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⑵冪:煙霧彌漫貌。
⑶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⑷寒螀(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⑹藍橋:謂秀才裴航于藍橋會仙女云英事。
⑺云母屏:云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艷麗光澤。
⑻佳人:這里指席間的女性。
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
⑽胡床: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折疊。
青色的煙云,遮住了月影,從碧海般的晴空里飛出一輪金燦燦的明鏡。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嗓鳴。思念京都路遠,論路近唯有月宮仙境。
高卷水晶簾兒,展開云母屏風,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潤了夜月的清冷。待我將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編輯:唐詩宋詞元曲(ID:tsscyqu)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