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
韓信
韓信與蕭何,似乎有一種奇緣(他倆姓名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韓信是HX,蕭何是XH)。后來把韓信騙進長樂宮殺害的是蕭何,此刻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的也是蕭何,正所謂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是項羽的老部下,項梁時代就參加了楚軍,卻只是一個站崗放哨的侍衛,正所謂“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 他也曾多次建言獻策,但項羽根本就不予理睬。
因此,當劉邦去漢中時,他就投奔了劉邦。
然而韓信在劉邦那里也不得志,只做了連敖,相當于現在的公關經理。如果不是因為觸犯軍法,依律當斬,他也許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韓信犯了什么罪?不清楚。我們只知道,當時同案犯十三人,全部已被處決。輪到韓信時,他抬起頭來,正好一眼看見了劉邦的親信滕公夏侯嬰。于是韓信便大聲喊道:
韓信
王上不是要成就天下大業嗎,為什么要殺壯士?
結果,滕公“奇其言,壯其貌”,不但釋而不斬,還把他介紹給劉邦。劉邦仍然沒把韓信當回事,但韓信總算官升一級,成為管糧餉的治粟都尉。好嘛,先是接待員,后是軍需官,韓信依然郁郁寡歡。
幸運的是,他從此有機會認識了蕭何。蕭何才是韓信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事實上,當時韓信是準備離開劉邦的,不清楚??傊晦o而別。蕭何聞訊,大吃一驚。他甚至來不及跟劉邦打聲招呼,心急火燎地拔腿就追。
劉邦卻以為蕭何逃跑了。
實際上自從劉邦一行離開咸陽前往南鄭,軍心就不穩定。劉邦的部下多半是南方人。項羽都知道衣錦還鄉,他們難道不想?因此,開小差的接連不斷?,F在,連丞相蕭何也跑了,劉邦豈能不氣急敗壞,手腳冰涼?
所以蕭何回來后,劉邦又喜又怒,破口大罵。
劉邦
蕭何,你他媽的為什么逃跑?
蕭何
臣不敢逃,臣去追人。
劉邦
追誰?
蕭何
韓信
劉邦
扯淡!那么多將領逃亡,沒見你追,追什么韓信?你騙誰?
蕭何
韓信跟他們不一樣。
劉邦
有什么不一樣?
蕭何
眾將尋常人等,韓信國士無雙。王上如果只想在漢中了此一生,那就沒韓信什么事。如果還想有所作為,那就非重用韓信不可。就看王上怎么想了。
劉邦
寡人何嘗不想東進,誰肯一輩子待在這里。
蕭何
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重用韓信。能重用,韓信就留。不能,他遲早還會走。
劉邦
看你面子,就讓他當將軍好了。
蕭何
當將軍他也會走。
劉邦
那就當大將軍好了,你叫他進來吧!
蕭何
你這個人,向來就簡慢無禮。如今要拜大將軍,怎么就像使喚小孩子?怪不得韓信要走了。
劉邦這才擇吉齋戒,設壇具禮,正式拜將。拜將以后的韓信,與劉邦有過一次長談,全面評論了劉邦與項羽的長短,更加堅定了劉邦的信心。韓信還說,現在是爭權天下的最好時機。因為將士們思鄉心切,恨不能插翅高飛。這種心理完全可以利用。等到天下一統,人心思定, 就沒法用兵了。
劉邦聽了欣喜若狂,連連表示相見恨晚。他采納了韓信的建議,出故道,下陳倉,首先打擊民憤最大的雍王章邯,一舉平定三秦,勢力擴展到咸陽。 這就是韓信的功勞,更是蕭何的功勞。
“敗也蕭何”:
蕭何聯合呂后殺韓信是為何?
事實上劉邦原本也沒打算殺韓信,韓信最后是被呂后謀殺的。建國之初,劉邦只是把他從齊王徙封為楚王。這當然是耍了心眼。齊國何等重要,豈能放心地交給韓信?再說這王位是韓信勒索來的,劉邦也不爽。
不過劉邦的理由卻很正當:義帝沒有后代,韓信又是楚人。楚人治楚,衣錦還鄉,都說得過去吧?
韓信自己,似乎也很滿意這安排。他回到家鄉,找到當年幫助和羞辱過自己的人,重謝前者,寬恕后者,堪稱與民同樂,并沒有辜負劉邦的一番好意。
可惜好景不長。韓信大約只做了半年楚王,就有人上書朝廷舉報他謀反。誰寫的舉報信,出于什么動機,都已無法確知,但朝中將領們的反應卻相當一致。他們異口同聲地 說:請皇上立即發兵,活埋了那小子!
韓信的人緣,看來并不好。 劉邦卻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去問陳平。陳平推辭再三。劉邦執意要問。
陳平
舉報韓信謀反,有其他人知道嗎?
劉邦
沒有
陳平
韓信自己知道嗎?
劉邦
不知道
陳平
陛下的兵比韓信更精嗎?
劉邦
不能比
陳平
陛下的將比韓信更強嗎?
劉邦
比不上
陳平
兵不如人家的精,將不如人家的強,卻發兵去討伐,不是逼著攆著人家造反嗎?
劉邦
為之奈何?
陳平
如果只是對付韓信,用不著百萬雄兵,一名戰士就夠了。請皇上偽稱巡狩云夢澤。天子巡視,諸侯必須郊 迎。到時候,秘密逮捕就是。
劉邦然其計,立即昭告天下,隨即南巡。
詔書傳達到楚,韓信慌了。
韓信并未做賊,為什么心虛?因為楚國名將鐘離眜(讀 如末;亦寫作眛,讀如妹)藏在他那里。這是劉邦下令全國通緝的要犯,卻被韓信保護起來。但為了自保,韓信只好昧著良心殺了鐘離眜,帶著他的人頭去見劉邦。
劉邦根本就不吃這一套,韓信也被立即捆綁起來扔進車里。韓信仰天長嘆:
韓信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F在天下已定,我是該死了!
劉邦
少廢話!你以為反跡還不彰明嗎?
不過韓信并沒有被殺,僅被貶為淮陰侯??磥?,劉邦只是想要他的權、他的地,并不想要他的命。
韓信自己,卻起了謀反的心思。
漢十年九月,漢將陳豨在邊地反叛,自立為代王。劉邦御駕親征,韓信稱病不從,卻派人送信給陳豨,準備在京城做內應。結果事不縝密,被手下人舉報。
呂后接到密告,便與蕭何商量,謊稱邊地大捷,陳豨已死,列侯和群臣都要入宮慶賀。韓信心中有鬼,不敢不去,何況又是蕭何發的通知。結果剛一進宮,就被埋藏在兩旁的武士擒拿,并被呂后處死在長樂宮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