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貓耳朵的小毛球萌,還是沒有耳朵的圓形小毛球更萌?
一提到貓頭鷹(也就是“鸮[xiāo]”),我們腦海中一般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形象:擁有一雙大眼睛、圓圓的臉盤、貓一樣 “耳朵”的夜間精靈。
然而,我們的身邊其實還默默地生活這樣一種長相和習性都不那么“典型”的貓頭鷹。它沒有“耳朵”,沒有明顯的“臉盤”,一般也不在夜間活動。雖然是貓頭鷹中的“異數”,但它自帶的萌翻一切的毛球屬性卻更甚于它的親戚。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縱紋腹小鸮(Athene noctua)。
縱紋腹小鸮證件照。
貓頭鷹可以有多小
縱紋腹小鸮(鸮形目鴟[chī]鸮科小鸮屬)屬于貓頭鷹家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之一,體長僅20厘米多一點(如果是自然狀態下把頭縮起來,那就只有巴掌大了)。縱紋腹小鸮的體重約140克,是最大的貓頭鷹——雕鸮的1/15左右。
如果直接通過中文名猜長相,那么縱紋腹小鸮顯然是一種腹部有縱紋的貓頭鷹——沒錯,它白色的腹部上密布著棕褐色的縱紋。此外,它的腦袋也很有特點:沒有其他很多貓頭鷹那種獨特的“耳朵”(其實那些都是耳羽簇,也就是一簇羽毛,而不是真正的耳朵),臉盤也不是很明顯,不過大大的亮黃色眼睛還是挺吸引人的,眼睛上方還各有一道白色的眉紋,顯得挺有氣勢的樣子。
我雖然小,也是猛禽
縱紋腹小鸮乍一看就是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小毛球,全身除了兩只腳之外并沒有什么顯著的突出物。2006年,我前往十三陵水庫觀鳥時,看到水庫邊的破房子上孤零零地站著個巴掌大的毛球,在零下十幾度的寒風中顯得可憐巴巴的。那是我第一次邂逅縱紋腹小鸮。
我第一次見到的縱紋腹小鸮,總覺得它已經被凍傻了。
不過,這個巴掌大的毛球可是貓頭鷹,是猛禽!
縱紋腹小鸮的食譜幾乎包括一切體型比它小的動物,比如鼠類、小鳥、昆蟲、小型兩棲及爬行動物等等。對縱紋腹小鸮來說,甚至捕食體型與它相仿的小動物也不是什么難以完成的任務。縱紋腹小鸮擁有一切猛禽都有的“標配”:相對它的體型而言極為強壯的鉤爪和鋒利的鉤狀嘴,以及敏銳的感官。
縱紋腹小鸮主要依靠強大而靈敏的視覺捕食:它喜歡站在高處(土堆上、石塊上、山坡上、樓上、電線上……)俯瞰開闊的地面,當地面上有小動物爬過或低空有小鳥飛過時,它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沖出,用強健的爪子摁住獵物。
我是猛禽!超兇的!圖片:naturespot.org.uk
絕大多數貓頭鷹是夜間行動的,不過縱紋腹小鸮是個例外:它是為數不多可以在白天活動的貓頭鷹。晨昏是縱紋腹小鸮最活躍的時間;日間以及天剛黑不久的時候也不難見到它外出捕獵;反而在深夜之時縱紋腹小鸮并不活躍。
縱紋腹小鸮不僅飛行敏捷,還可以在地上奔跑,白天活動也毫無壓力。圖片:naturely.org
小鸮的家
縱紋腹小鸮是全球分布最廣的貓頭鷹之一,從亞歐大陸東端到西端,甚至非洲北部都能見到它。在國內則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在西北、東北、華北和華中都屬于不難見到的鳥類。
從平原到海拔四千余米的青藏高原,從開闊的荒地、草原、丘陵到稀疏的森林和林緣灌叢,甚至城市公園、校園和居民區,不同環境中都可以見到縱紋腹小鸮的身影。有一家縱紋腹小鸮在北京城區某高校校園里定居了至少5年,以至于這家子在當地觀鳥圈具有極高的知名度。不過它們的體型實在太小,所以比較容易被忽略。
縱紋腹小鸮比較喜歡的棲息地是中低海拔、視野開闊且有一些高處可供停歇的地方(比如草原中的一座小丘,甚至只是一堆石頭,再如公園綠地邊的樓頂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食物——當地小動物的數量,是決定縱紋腹小鸮這種食物鏈頂級捕食者居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像這種開闊草原上的一個土丘就是小鸮非常喜歡的地形。
縱紋腹小鸮繁殖時是一夫一妻制。每到繁殖季前期,雄鳥都會站在領域中心高處,發出“嗚——嗚——嗚——”的響亮悠長的鳴聲,雌鳥有時候還會回應幾聲。春季傍晚以及天剛黑之后的兩三個小時內,往往最容易聽到這種叫聲。
縱紋腹小鸮在洞中筑巢,這個洞可以是樹洞、山上石縫或建筑物縫隙。如果小鸮實在很喜歡當地的環境但又找不到現成的洞,那么它們也可以自己挖一個土洞出來。找到合適的洞之后,小鸮會在里面墊一層干草、羽毛之類的軟材料,作為盛放卵和鳥寶寶的床。這樣一個洞巢可以連續使用很多年。
縱紋腹小鸮在洞里筑巢。圖片:allposters.co.uk
一般來說,縱紋腹小鸮會在巢里產4枚左右的卵,最多時也可以產到8枚。卵孵化后,就到了它們最忙碌的一個月了——它們會瘋狂地捕獵,喂養“無底洞”一樣的小鸮寶寶。寶寶們長大出巢后,會先在巢穴附近活動一段時間練習捕獵。我曾經見過一家子小鸮,5個巴掌大的毛球站在同一個小土堆上,當時就被萌翻了。
已經長得很大的小鸮幼鳥在接受投喂。圖片:HBW Alive
小鸮與我們
古希臘傳說認為縱紋腹小鸮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愛鳥。縱紋腹小鸮的學名Athene noctua翻譯過來就是“雅典娜的小鸮”(屬名Athene就是雅典娜的意思),小鸮元素也因此高調出現在古希臘的錢幣上,以及與女神相關的各種藝術素材上。同時在與希臘首都雅典城相關的各種標志中,也不難看到這種沒有“耳朵”的小貓頭鷹。
雅典娜與她身旁的小鸮。古希臘雅典藝術家Brygos制作。圖片:wikipedia
不只是古人,即使是在當代社會,縱紋腹小鸮也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鳥類。小鸮足夠萌,很多時候人們看到這種萌物時,第一反應是抱回家養,天天揉;網上也確實有不少把縱紋腹小鸮作為寵物養的視頻,這些視頻在國內也流行過一段時間。在很多朋友看來,養個貓頭鷹可能跟養只貓是差不多的,甚至國外也會管寵物小鸮叫做“kitten”(也就是小貓的意思)。
可惜,家養縱紋腹小鸮雖然看上去很有愛,但是在中國,養任何貓頭鷹都是違法的。
鸮形目所有種類(自然也包括縱紋腹小鸮)都屬于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飼養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必須持有林業部門簽發的許可證,北京的兩家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和北京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都有這樣的許可證。個人想申請這個許可證,不是說不可能,但難度非常高。
家養貓頭鷹并不像看上去這么有愛,應激、疫病、非法貿易背后的死亡,都在威脅著縱紋腹小鸮的存續。圖片:dailymail.co.uk
遠觀,既是為了縱紋腹小鸮,也是為了人類的安全與健康。為了避免警察叔叔找上門,還是不要試圖在家養貓頭鷹啦。想觀賞這種可愛的貓頭鷹,可以去野外尋找。
當你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野外看到一只可愛的小鸮時,那種成就感和興奮感是家養寵物完全無法提供的。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4年的第216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紅嘴藍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