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余生盡興,各自安好!——邊緣
好友打來電話,問我要不要去參加二十周年的同學會。我想了想說,照理是應該去的,畢竟同學一場,當年一別,不想已經是二十年之后。而我們的今生,是沒有幾個二十年的。
好友接著問我,那你覺得我們現在參加這個同學會到底為了什么。是為了闊別后的重逢,看看大家都已經有了怎樣的變化;還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彼此的情誼,日后有什么不時之需,便可以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援?
我忍不住啞然失笑。畢竟二十年的流失,絕非一個短暫的時間跨度,想來當年的班花也已經半老徐娘,只是不知風韻猶存否?或許昔日的二吊已經混成這個局那個總了,大腹便便油光滿面的,自然是歲月累積的風塵。
其實,有很多場景和變化都是可以預想得到的。不過,一定還是有許多的場景和變化是非要親見才可以感知的,所以說實話,我有去參加同學會的沖動。
然而,關于同學會,我還是有屬于自己的理解的。我希望參加的同學會應該是這個樣子:它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專門的組織和細致的安排。比如有具體落實到誰負責請某一位老師,并給每一位老師準備一件有意義的禮物;比如有認真的排查,然后定期幫扶班級中哪一位因為某種變故而生活困難的同學;比如有為母校做一點感恩回饋的舉措……這樣可以使同學聚會具有某些特殊的意義。
我反對那種僅僅只是幾個人在班級群里面喊來喊去什么同學情誼深似海卻沒有具體的舉措;彼此稱呼不是某某同學而是充滿世俗氣息的這個局那個總;再就是成天討論聚會時是喝法國原裝進口葡萄酒好呢還是本地白酒夠勁……總之,切莫讓好好的一場同學會,給人感覺成了一個人人掏錢湊份子,打著同學會的幌子,實則是一場庸俗的哥們吃喝會。
關于同學會,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個說法,什么“心眼多的鉆被窩,心眼少的在嘮嗑,一個心眼在唱歌,缺心眼的死里喝。”我如果把這拿來如此描繪多年不見的同學難得的N周年聚會,恐怕是太過于刻薄了,但也確實反應了當下的某種社會情狀。
當然,我還是相信總是會有一些人是希望通過這次同學聚會,重續當年彼此之間的純真友情,表達對再也回不去的青蔥歲月的懷念。這也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除此之外,或許還有同學是為了“比”和為了“利”而來。混得好的可以趁機比實力,嫁得好的可以順勢比丈夫;混得不好或嫁得糟糕的至少還可以比兒女或者比健康。還有個別的會不會指望通過同學會拓展關系網,以便為自我后期的人生謀取多一些的福利。
總之,凡此總總,不一而足。關乎人性,無可厚非。所以看似一個簡單的同學聚會,實則內里暗藏乾坤,借此可看盡人情世態的真相。
這樣說來,對一場同學會,預設太大的期望值和目的性恐怕都會徒增煩惱。絕不是我無情,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相融者當年早已深交,不相融者早已相忘于江湖多年。如今僅僅只是偶遇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面對那張泛黃的畢業照片,才想起原來當年也曾一起同過窗。
我私下里想,并不是每一位同學都要成為很好的朋友,也并不是每一次聚會都要催人淚下。但不管怎樣,我都要把最真誠的祝福給予每一個同學,愿余生盡興,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