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1.導入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樹葉喜鵲。我們看著黑板上的課題一起來讀——齊讀課題
我們來看看“喜鵲”的名字,你發現了什么?
2.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一只、只有
(師:發現了什么?齊讀詞語)出示句子,指生讀
出示:鳥窩、孤單、種樹(“種”還有一個讀音?)、全都、鄰居、招呼(“呼”讀輕聲)、安靜、快樂
指生讀、齊讀詞語
3.讀課文
把課文紙翻開,我們一齊自由讀這篇課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練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看看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指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你覺得這個畫面里面缺點什么?——缺鳥窩。什么是“鳥窩”?就是鳥的?
板貼:鳥窩卡通
4.學習“窩”
“鳥窩”的“窩”是我們要學的生字,認讀“窩”。這個“窩”里面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偏旁部首——穴寶蓋,“空”也是穴寶蓋。穴寶蓋的字都和洞穴有關,鳥窩可以凹進去,小動物居住的地方就叫“窩”,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也住在窩里?
生:雞窩、狗窩、豬窩、貓窩、嘎吱窩、酒窩
“窩“可以給小喜鵲溫暖,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是一個鳥窩,那樹?一棵樹,喜鵲?一只喜鵲。
5.發現變音
齊讀: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
用小手來標聲調,再次齊讀,注意“一”的讀音。你發現了什么?
師:同一個音在不同的地方就發生了變化,這是音變,這個字在不同的字前邊就會發生變化。
6.學習“孤單”
“一棵樹“說明有其他的樹嗎?有沒有別的鳥窩?小喜鵲身邊有沒有別的伙伴?
師:什么是“只有”?唯一的就叫“只有”。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孤單。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樹這時候會想?如果小喜鵲會說話,它可能會說?
板貼:孤單
生活中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刻?什么時候你會感覺很孤單?
“孤”是左右結構的,偏旁是“子字旁”,子在做偏旁的時候和它原來有什么不同的呢?“子字旁”都是和孩子有關系的,出示:孫、孩
出示甲骨文“孤”,左半部分像個小孩,右邊就像一個扔在旁邊沒人管的瓜,因為古代經常發生戰亂,在戰爭時就有很多人犧牲了,有的孩子沒有爸爸媽媽了,就像是被扔掉的瓜一樣,這樣的孩子就叫“孤兒”。后來就形容單獨自己,沒有其他。
如果單獨一只大雁就叫“孤雁”,單獨一座城市就叫“孤城”,周圍什么都沒有的小島就叫“孤島”。
“單“和“孤”其實是一個意思。“單”里面也有一個我們要認識的偏旁——倒八旁。
書寫“單”。 書空“單”。你要注意什么?
教師書寫“單”,學生書寫,投影展示學生評價
7.學習“鄰居”
指生讀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什么是“鄰居”?這個“鄰”就是?拓展:鄰桌、鄰座、鄰國。
教師范寫“居”。
有了鄰居是什么心情?那這句話該怎么讀?
難怪最后說了這樣一句話,齊讀: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教師范寫“快樂”。
這篇課文呢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樹和喜鵲》,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童話故事,在孩子們的心目當中,這個童話中的人物都富有美好的心靈,而這篇文章是由最初的孤單寂寞到后來有了鄰居,最后非常快樂,這中情感串聯起來的。
整個故事由六個自然段組成,其中還有三句形式非常相近的句子,都帶有一個“也”字,這樣反復出現的結構很相似的語句,是最適合一年級的學生進行效仿學習語言的。在本課的教學當中,首先充分發揮了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從板書的設計上,板貼了卡通的大樹、喜鵲、鳥窩,這會對孩子們有一個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他們自然就會進入到童話故事的學習當中,老師的示范朗讀課文也是在無形中教給孩子聽清字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情感。讀貫穿整個課堂的全部,在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當中,讀即為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式。
對于生字的學習,我們首先進入到的是讀了第1自然段,這里的畫面缺了什么呢?孩子們自然會關注語句的關鍵信息“鳥窩”,對于“窩”字的拓展學習也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不僅僅有鳥窩,還有其他小動物的窩,還有我們睡覺的被窩,乃至于孩子們整個身體部位當中的小酒窩,就將這個字的意思拓展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
對于詞語的理解,在本節課當中重點以、孤單,鄰居、快樂”三個詞來作為主線串聯,首先這三個詞出現在相同結構特點的語句當中,這三個詞也將整個故事情節進行推進,且其中的5個字都是本節課當中的認讀字,還有4個會寫字。聚焦重難點,把握住理解詞語的難點,這就是本節課當中的一個關鍵的策略。
對于“孤”的學習,孩子們不知道的“孤”的本義是指孤兒,由新的偏旁“子字旁”的習得,讓他們知道這跟孩子有關,而篆書的一個分解,可以讓學生們明白它的本意和在本節課當中的意思。
“孤單”的“單”既是認讀字又是會寫字,“單”不僅僅指的是單獨,還有好多的意思,比如說名單、床單、簡單……都是生活當中的一個拓展延伸。
“鄰”可拓展“鄰國、鄰座、鄰桌”等,“居”就是住的意思,就將“鄰居”一詞和“鄰、居”的字義巧妙結合。
“快樂”的“樂”是一個多音字,這個字的理解對于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來說,已經沒有難度,所以在這里以寫字為主。
在本節課的學習當中,有上下文的聯系來理解詞的意思,這是這節課當中的難點。“只有一棵樹,只有一個鳥窩,只有一只喜鵲”來讓孩子們明白什么是孤單的感覺,用“孤單”說一句話,去想象生活當中你有沒有孤單的感受,不僅理解了詞義,而且還鏈接了生活的情感,并且把這份情感讀到句子當中去,這就實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也不要離開孩子們的生活,在文本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這樣即為一年級的隨文識字教學中的一個關鍵。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