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一畫“故事山”“情節軸”
我們這段時間讀了很多寓言故事,也可以學著課文的樣子畫一畫,理一理。
老故事有了新道理
今天,我們再次讀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在讀故事的時候就有一個同學不斷地說:“地球是圓的。”
我問大家:“南轅真的不能北轍嗎?方向反了有關系嗎?”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馬上有同學說:“地球是圓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還是能到達的。”
“還要帶上足夠的糧食,就是走得慢一點,一定能到達。”
“但是路途這么遠,馬會很累的,馬車夫可能也不愿意,馬車也會壞掉,到時候還是到不了啊。”
“我不同意,地球是圓的,那為什么我們的地板是平的?”小林接話道。
小晴馬上附和道:“天才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圓地方。”
“不對不對,都是圓的,因為地球太大了!”
……
這就是“直達”和“繞道”的問題,直達會很快會方便,但有時候“繞道”也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但是要注意的是總體方向要選對,不能有太大的偏差。
讀了《南轅北轍》的故事之后,我們繼續讀《狐貍和葡萄》,我問大家:“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便放棄了;如果狐貍吃不到葡萄卻一直不放棄,會有什么后果?”
“狐貍很狡猾,它去拿了一根竿子把葡萄打下來了。”
“狐貍對麻雀說好話,讓麻雀幫忙把葡萄叼下來。”
“狐貍一直跳,一直爬,終于吃到葡萄了。”
“狐貍叫其他人來幫忙,他們就一起吃葡萄。”
……
同學們都說狐貍經過自己的努力或者他人的幫助,最終吃到了葡萄。
那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酸葡萄心理”呢?剛開始同學們不知道什么是“酸葡萄心理”,講解之后同學們又開始七嘴八舌地講起自己的故事了。
“我哥哥有一個零食還向我炫耀,我覺得這個零食肯定不好吃。”
……
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兄弟姐妹向自己炫耀的小故事,大家都感同身受,還覺得特別有意思。
除了這些寓言故事,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故事呢,我讓大家寫一寫。
故事背后的故事
今天還給大家講了《南轅北轍》和《葉公好龍》背后的故事,這對于大家來說是陌生的,原來,這些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背后還有一個故事呀。
首先是《葉公好龍》,葉公對應著魯哀公,自己說的和做的都是相反的。有了《葉公好龍》這個思維導圖,我們再來看看《南轅北轍》,這樣填寫起來就容易了。
附學習單: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dZ6LP1gQs-8hRJne3uahxA
密碼: 4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