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六口之家,有憂愁,偶爾也有爭吵,但更多的還是歡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爸爸媽媽是孝順的。他們有什么事,都會跟爺爺奶奶商量,認真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媽媽知道奶奶怕冷,每到天氣變冷,媽媽都會提醒奶奶多穿衣服。爸爸媽媽幾乎每天都會給外公外婆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只要有時間,我們就會去探望外公外婆。等到爸爸媽媽休假的時候,我們又會帶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去旅游。
其次是儉。爺爺常說:“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句話我深深地記在心里。小時候,我和弟弟不懂事,大開著水龍頭玩潑水。不一會兒,我們的衣服全都濕了,像個落雞湯似的。爺爺看見了,馬上走過來,打了我們兩個人的屁股,說:“你們兩個在干什么?水浪費完了,就沒有了。沒有了水,我們喝什么?”挨爺爺一頓教訓,我和弟弟才恍然大悟,明白水是我們寶貴的生命之源,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節約用水。這件事,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最后是勤。勤就是勤奮,勤奮地工作,勤奮地學習。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早出晚歸的,回到家里,爸爸也沒有閑著,他總是待在電腦旁,查找資料,解決白天工作時遇到的問題。在爸爸的影響下,我從小就愛上了學習,在學校認真聽講,回到家里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空余時間,我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并且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在我這個小小的家里,上到爺爺,下到弟弟,每一個人都在認真遵循著我家的家風。在家風的熏陶下,我和弟弟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熱愛祖國、熱愛學習、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很多好習慣。
古往今來,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并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社會風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與亡,榮與衰。而社會風氣,便是由無數個 家風構成。良好的家風,自然而然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我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良好的家風,每一個人都能在良好家風中健康成長,這樣,我們就能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們中華民族的振興,就不僅僅是夢想!
指導老師:梁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