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電影界網站
撰文|林平平
編輯|肥水母
是時候需要總結一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位現代好萊塢“大神”級別的導演了。
10月18日,HBO原創紀錄片《斯皮爾伯格》播出,這部紀錄片是由《美國大師》主創之一、曾獲得過13座艾美獎獎杯的蘇珊娜·萊西拍攝。
這位叫做蘇珊娜·萊西的大媽為多位藝術界人士參與拍攝過紀錄片,比如為地下絲絨樂隊(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Lou Reed拍攝的紀錄片《盧·里德:搖滾心靈》,為著名音樂人鮑勃·迪倫拍攝了長達4小時的紀錄片《沒有方向的家》,后來被做為研究古典好萊塢影史資料的紀錄片《你一定還記得:華納電影傳奇》等等。
不過這都不重要……
只是突然震驚,斯皮爾伯格都有紀錄片了。
感覺像是藝術家老了,才會有紀錄片。
其實,回想一下,距離《大白鯊》上映也已經40多年,斯皮爾伯格也已經是70多歲的老爺爺了。是需要有一部紀錄片,來記錄這位曾經大家最熟悉的導演。
之前,有關伍迪·艾倫、德·帕爾瑪的紀錄片也都反響還不錯,盡管紀錄片會部分神話這些大導演的職業生涯,但還是有一部分內容是真實的,值得大家跟著紀錄片一起回顧大導演的一生。
《斯皮爾伯格》是由斯皮爾伯格的親朋好友串起,回憶他以前生活的點點滴滴,部分展示了他的家庭生活。
導演萊西說:“斯皮爾伯格的每一部電影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在他拍攝了30多部電影中,其中經典影片都反映了他在不同時期對生命的思考。
斯皮爾伯格先是在商業電影中一炮走紅,多部影片創下了票房記錄,甚至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制片公司,他不止一次被稱為電影的救世主。
曾經他的《E.T.外星人》、《大白鯊》、《奪寶奇兵》、《第三類接觸》占據影史最賣座電影排片前列,這些影片在全球票房超過10多億美元。
1975年《大白鯊》上映后,很多人都去看,這部影片帶起了一股潮流,開啟了現代商業電影的典范。它以大白鯊為視角,制造一起災難,然后以新聞視角報道案件,引起觀眾對大白鯊的猜想。這種顛覆傳統的敘事,很快就傳開了。
之后在《侏羅紀公園》,他用的同樣也是這種手法,以恐龍的覺醒開始,營造一起災難,然后再用新聞視角報道,看起來電影里的事情很具有真實性、可信度,加上教授、學術研究的出現,有誰會懷疑這個故事就是假的呢?
現在看來,斯皮爾伯格很會玩“沉浸式災難”敘述,基本上可以把觀眾緊緊的吸引過來,然后沉迷在故事之中。
1997年,他的電影《第三類接觸》上映后,直接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從瀕臨破產匯總拯救出來。同樣,《E.T.外星人》的上映,也緩解了美國25年以來電影票房一直衰退的趨勢。后來,《侏羅紀公園》取代《E.T.外星人》,成為票房冠軍。
商業電影票房盡管很高,但是人們對這位年輕導演的藝術成就還是持懷疑態度。于是他開始走向拍偏劇情片的電影。
1993年拍的《辛德勒的名單》和1999年拍的《拯救大兵瑞恩》,從題材、拍攝手法來看,都是難得的好作品,盡管這兩部作品在奧斯卡獎項上沒有什么值得夸的地方,但是這么多年過去,它們一直都是高評經典電影之一。
在藝術與商業上都成功的他,其實有一些不是很成功的作品。曾經為了追逐熱點,他拍了喜劇片《一九四一》,上映后,票房不好。之后,他又拍了由艾麗絲·沃克小說改編的電影《紫色》,也不被看好。
在拍了《一九四一》之后,盧卡斯找到他,兩個人合作了《奪寶奇兵》,上映后票房直接過億,后來又拍了續集2、3。
不過現在他的作品票房也是大不如以前,去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圓夢巨人》被批故事沉悶、老套,票房也不理想。
設計師Maria Suarez Inclan的作品,里面包含的都是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你能找出幾個呢?
或許,他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說起電影人,誰也繞不過他,畢竟他曾經拍了那么多好看的電影。
那么,你喜歡他哪部電影呢?
題圖均來自相關電影資料與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