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講禮法講制度的國家,素來講求“以孝為本”,重視喪葬文化。因此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是“視死如生”,所以古人在去世后不僅會做法事超度亡魂,同時還會在墓室內放置大量的隨葬品,特別是在西漢時期,對喪葬制度尤為看重。
曾有史學家戲謔,稱西漢有三成的財富是隨著死人埋入了地下。如此厚葬的漢墓,自然是會引得盜墓賊的惦記,畢竟墓中那奢侈豪華的金銀玉器,隨便拿一件出來就能揮霍好一陣子。因此,從始至終盜墓賊對漢墓就沒松懈過,逮著機會總要漢墓里大展拳腳,最終導致了“漢墓十室九空”。
自現代考古事業發展以來,或許是此前盜墓賊過于猖獗,以至于考古隊很少能挖到完好無損的漢代王公大墓,好不容易碰到一個,那也是被盜墓賊搶先一步盜了三四次的。不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江蘇徐州獅子山,考古家有大收獲,碰到了一個雖被撬動多次但仍有遺寶的古墓。
正式開始挖掘前,經驗豐富的考古家就判斷出此墓是座西漢墓。原因有兩上,一個是該墓盜洞多,另一個是獅子山一帶發現了不少西漢墓。事實果然如專家猜測的那般,此墓是西漢時期地方王侯大墓,只是可惜已經被盜了太多次,古墓受損嚴重,隨葬品也早就不知落在誰手里了。
進到墓室,入目的是一片狼藉,什么陶器碎片、青銅殘片,這讓專家看了十分心疼。最終,經過一番仔細的清理,專家在棺木外邊發現一堆金黃的玉片,也就是考古史上最著名的“金縷玉衣”。其實之膠在60年代,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中也曾出現過金縷玉衣,那件金縷玉衣由2398塊玉片縫制而成,一經出土就引起了轟動。
或許是西漢王族們都覺得玉器能更好的保存尸體,所以死后才會選擇穿金絲和玉片縫成的“神衣”來入殮。那么這么珍貴無比的金縷玉衣,來了那么多伙盜墓賊怎么沒帶走呢?專家解釋,古人有很多忌諱,認為玉衣挨著尸體,是不干凈的,故而可能嫌“臟”就沒帶走。
據悉,此墓中出土的這件金縷玉衣由4248件玉片組成,價值至少在30億以上。不過這也只是市場估價,有錢也不能買的,因為它早已經被國家保護起來,成了一級國寶,所以只可欣賞而不可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