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能夠成就霸業,不單單是因為自己本身就雄才大略,更關鍵的在于他任用了一群文武兼資的手下,例如荀彧荀攸叔侄,郭嘉程昱,賈詡滿寵的謀臣,夏侯兄弟,曹氏宗族和五子良將等一批能臣干將。而相應的,其實在三國時期有名的諸侯手下都有一群人杰相助,而在官渡之戰中一度壓的曹操喘不過氣來的袁紹,手下同樣是人才濟濟,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并稱為河北四庭柱,田豐沮授皆為冀州名士,郭圖逢紀許攸等人則是忠心耿耿的老班底。
而提起袁紹手下的大將,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官渡之戰中駐守烏巢的淳于瓊,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能夠讓袁紹放心托付糧草重任,可見淳于瓊深受袁紹信任。不過官渡之戰最后的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曹操得到許攸告密,率領奇兵突襲烏巢,淳于瓊喝了一個爛醉如泥,結果亂軍之中被曹軍斬殺,袁紹聽聞之后大怒,派遣軍馬分別援救烏巢,攻擊曹操大營,結果因為烏巢被燒,袁軍一敗涂地,曹操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從烏巢被燒的結果來看,淳于瓊完全無法與袁紹麾下的諸多大將相比,不信的話我們來看一下戰績:顏良斬殺魏續宋憲,二十回合擊敗徐晃,曹營人人膽戰心驚;文丑率領六千騎兵發動突襲,戰敗徐晃,射走張遼;而張頜投降后被曹操稱之為“韓信”,張頜用兵富于巧變,深得軍心,曾在定軍山之戰總帥夏侯淵被斬后,被郭淮推舉為帥,帶領魏軍堅持到曹操到來,更是在街亭擊破馬謖,破壞了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劉備也非常忌憚;而高覽同樣是河北名將。
袁紹手下有如此之多的將才可用,但是為啥偏偏派了一個淳于瓊去看守烏巢糧草呢?其實這里面涉及的問題很多,頭一個就是資歷問題,淳于瓊的資歷可謂是十分深厚,當年還是袁紹的同僚。早些時候,靈帝組建新軍,任命了西園八校尉,其中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而淳于瓊則是右校尉,一時間無比風光。
而到了后來,袁紹入主冀州,稱霸河北,成為了一方豪雄,而淳于瓊不過是他手下一員將領,兩人落差很大,袁紹任命淳于瓊看守烏巢,也是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
其次則是派系問題,曹操曾說“袁紹好謀無斷”,從《三國演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袁紹麾下的諸多謀士給袁紹提出了林林總總的建議,袁紹說這個也好,那個也好,不知道該用哪個。明面上來看,好像是大家踴躍提出建議,實際上卻是派系斗爭的暗流涌動,田豐沮授,張郃高覽是本土的冀州派,郭圖逢紀許攸等人則分為南陽派和汝南派,而淳于瓊同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自然要照顧淳于瓊,壯大派系。
最后,其實袁紹自己也知道淳于瓊不堪大用,所以特地在兵力問題上下了功夫,烏巢駐守的袁軍足足有一萬之眾,生怕淳于瓊出什么事。不過袁紹還是沒想到,許攸投敵,把機密全部都說了出去,曹操干脆豁出去,一把火燒向烏巢,估計袁紹非但不會緬懷戰死的淳于瓊,心里已經把他給罵了個半死,誰讓他說過“得關羽相助,勝過顏良文丑十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