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許多埋在地下千年古墓都已重見天日。在眾多古墓中,從等級上來看,雖然長沙的馬王堆不能奪冠,但是墓主人身份卻也非常顯赫,長沙考古在全國也都赫赫有名,而長沙當地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陡壁山西漢大墓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當時有一個施工隊在湘江西邊附近的陡壁山一帶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發現不對勁,這里挖出的泥土顏色很異常,沒一會的功夫竟然還挖出了一些東西。這種異常發現,讓工人很警覺,立刻把這個消息反應給了上級有關部門。
當地文物部門聽到這個消息后,非常重視此事,專門派了一批考古隊員,前往此地進行調查。經過認真勘探后,考古學家確認了陡壁山、象鼻嘴、扇子山、獅子山都有大型漢墓,附近的丘陵地段上也有許多中小型墓葬。
陡壁山西漢大墓
漢代古墓聚集,不同身份埋葬方位也不同
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漢代代禮制嚴謹,喪葬人文事俗理念隨著漢代文化的改變也發生變化,流行群葬。”
當時在長沙這個地方,流行一個說法那就是“西貴東富”,也就是以湘江為界限,西邊都是王侯及貴族的大墓,而一些普通官員之墓都會埋葬在湘江的東邊,這也是漢朝時長沙王族的重要墓葬區。
所以這也是為何考古學家會在這里發現了大型及小型漢墓聚集在此地。
陡壁山西漢大墓
大墓埋葬在山頂,建造難度高,只為不想讓盜墓賊光顧
陡壁山的這座大墓選址非常特別,整個墓建造在了山頂上,成為了“以山為陵”,建造好后封土與山丘合體。
在考古學家現場勘探中,發現這座墓的坑非常深,坑底東西長11米多,整個深度將近三米,如此之深的坑,棺木又是如何放進去的呢?
陡壁山西漢大墓
考古學家發現,以往的古墓都是由上而下放入,而陡壁山這個棺木,能放入這么深的墓室中,主要是通過墓道放入的。
當年古代先人,在這座古墓中建造了兩個空洞,而這兩個空洞是南北相對的,這樣方便棺木下葬,同時也避免了日后盜墓的問題。
在勘探的現場,考古學家發現這座古墓也遭到了盜墓者的光顧,其中一位是唐朝的盜墓賊,而另外一個卻比他的這個年代還要久遠。在這座通往墓室的通道中,考古學家發現有唐朝瓷器碗的殘片。
陡壁山西漢大墓
根據以往的經驗,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古墓曾經遭到過唐朝盜墓賊的光顧,而在另外一處,考古學家發現有一個盜洞口,而挖掘這個盜洞口的并非唐朝這個盜墓賊,而是比它的年代更要久遠。
陡壁山西漢大墓-盜洞
在陡壁山的墓室中,考古學家發現整個墓室都是用木材圍成的,而盜墓賊就是把這些木材切斷挖出了一個洞口。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這個墓室內卻有三重棺.
而盜墓賊挖的洞口估計是挖偏了,沒有挖到核心位置,盜走的并不是很多重要文物。這也是為何最后考古學家會在這座古墓中,挖掘出豐厚的陪葬品的原因。
玉印
墓主人身份顯赫,考古學家根據玉印判斷為女性
有很多網友都猜測,既然這座古墓選擇在山頂而建,那么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是很權威,很特殊的吧。
的確沒錯,墓主人的身份確實是不簡單,否則也不能建造于山頂之上,在古代,非常注重風水問題,尤其是有很多朝代皇帝都會把自己的陵墓選擇在昆侖山之上,意味著權威的象征,通過這個特點,考古學家判斷這座古墓中的墓主人是不簡單的人物。
玉印
在整個棺材的內部東端位置,考古學家發現了2件玉璧,1束頭發和7顆牙齒。在牙齒胖,還有一個玉印,質地是白玉。
雖然尸骨早已腐爛,但考古學家認為這是墓主人去世后,收殮時放進死者口中的。在這個內棺中,考古學家找到了三枚印章,而墓主人口含的這個玉印,上面印有“曹,妾X(女+巽)"。
玉印
另外兩個印章是放在內棺的中部,也就是死者腰部位置,左右擺放。根據口含這個玉印上面刻的文字來看,考古學家推斷這個墓主人是個女性。地位不低,有可能是長沙國定王劉發的王后。
此次漢代大墓的發現會是這片區域的轉折點。為考古學家進一步了解漢代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目前,當地有關部門已經在申請希望在這里建造考古遺址公園,毫無疑問,這里以后會成為旅游文化之地,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