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這個歷史人物還是非常值得去討論的,他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一生中留下過許多的著名代表作,比如《洛神賦》、《七哀詩》等等,其才華在當時絕對是獨步天下的,可惜的是自從曹丕繼位之后,曹植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不斷被兄弟曹植排擠,最后算是郁悶而死吧!
曹植病逝之后,就被葬在了現在山東聊城東阿縣魚山村,上個世紀90年代末還被當地文物局撥款進行了維修,而且現在也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呢。
其實歷史上也有朝代對曹植墓進行了修繕,那是在隋朝的時候,當時曹操后人上書皇帝為其祖先曹植修建墓葬,而且還得到了應允。
之后的曹植墓還算是是保存得還行,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考古隊發現了曹植墓的真正線索,其實也是靠當地村民的幫忙才知道的,沒想到的是在對其墓葬搶救性挖掘之后,才發現墓葬早就被盜了,墓室內一片狼藉,而且墓室也算是很簡陋的,但是誰能知道墓主居然就是曹操的兒子曹植,這么一個身份尊貴的人物,居然住在如此簡陋的墓葬中,的確是讓人不解。
當然了雖然曹植墓被盜過,但是在墓中還是清理出了百余件文物,比如玉器、陶器、餐具、灶具、瑪瑙、銅器,但是這些陪葬品都算是比較簡陋的,但是也能因此反映出當時的確是盛行薄葬風的。
據考古專家介紹當時其實在曹植墓棺槨中發現了遺骨,共計有28塊,當時后來卻不知道為何不翼而飛了,當時針對挖掘曹植墓的考古工作人員還是有不少的,其中就有當地文化館的同志、還有平原省考古隊,為此當時出土的許多文物都被帶走了,不少被送到了現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可是曹植的28塊遺骨卻不翼而飛了,幾十年后疑似曹操的墓被發現了,本來是想著通過對曹植墓遺骨的DNA鑒定來判斷安陽大墓到底是不是曹操的,奈何28塊遺骨卻不見了,為此一度文物局也是極力的去尋找這28塊遺骨,但是這畢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才想起去尋找,這的確是有點天方夜譚了。
專家也只能是感嘆說或許被人當垃圾扔了吧,畢竟當時考古經驗和保護意識還是十分欠缺的,所以工作上會出現許多的失誤,當然了真希望這不是真實的,當然了如果真的是被當作垃圾扔了的話,那只實在是讓人嘆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