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漫長的一生中,都會面臨一個重要的人生抉擇,那就是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這樣的抉擇,大概率會出現4次,微語職場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與大家探討一下這個人生難題。
一、第一次城市抉擇——考大學
高考前,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逃離家庭的束縛,去一座從小憧憬的城市,讀一所夢幻般的大學。但是,一切都要以分數說話!
事實上,大城市一般的大學錄取分數線都要比小城市好一些的大學錄取分數線高很多。這時候我們就會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城市抉擇,同樣高考分數下,選擇小城市好一點的學校還是選擇大城市一般的學校呢?
1、如果你的分數只夠上二本,那么是去小城市略好一點的二本還是去大城市一般的二本呢?
如果你的分數線只夠二本,微語職場的建議是去大城市上那所一般的二本,盡可能用分數優勢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或者有前景的專業。
為什么呢?
微語職場從事人力資源崗位多年,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大部分用人單位眼中,所有的二本,基本是一樣的。
顯然,大城市的二本更具盛名,甚至有時候,大城市那所一般二本的師資力量是強過小城市那所略好一些的二本的。
舉個例子,同為二本,深圳大學就要比延安大學占據更多優勢。延安大學醫學院雖頗具盛名,近年來,延大也在延安新城擴建了新校區,大部分專業升級成為一本,但是延安大學所處的城市延安市,只是陜西省的小城,交通不便,名家講座大多在陜西省省會西安市內巡回,鮮少來到延安市。
而背靠經濟特區優勢的深圳大學,對外省錄取分數線大多在一本線以上,經常有各省市一流大學的教授或者名家大拿在深大開展免費講座;因為臨近香港,深大也有很多與香港合作的教學項目,因此深大的學生就有很多機會拓寬自己的眼界。
這些優勢是地處偏遠的延大所不能企及的。
眼界這個東西乍看起來有些“玄學”,但是,身處大城市,耳濡目染4年,對你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都具有潛移默化地影響。很多大城市讀書后回鄉的孩子,在思維和認知上與當地的孩子就有很大不同,這些潛在的“利潤”,是身處小城市的學生無法比擬的,這些資源就是你的財富。
2、如果你的分數夠上普通城市的985大學或者211大學,但是只能在大城市上一所普通的一本,這個時候如何選擇呢?
微語職場認為,如果你的分數已經夠得上985大學或者211大學的分數線,那么,你就是一把學習的好手,畢竟大學4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學習,所以,毫無疑問就去選擇普通城市的211大學或者985大學。
985大學和211大學是大學中的金字招牌,在日后的求職過程中,你的基點無形中就比很多普通本科的大學生要高出很多,企業是非常認可的,尤其是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
上一個觀點中說大城市的二本更具有優勢,是因為你可以通過大城市的其他資源補足你學習上的短板,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并不矛盾。
二、第二次城市抉擇——選工作
1、要不要回老家發展?
要不要回老家發展,只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家的關系網如何?
如果你的父母能夠在老家毫不費力地給你安排穩定的工作,并且你并不厭惡老家的小城市,那么毫無疑問,直接回老家發展!
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對從小生活的小城市和父母安排的工作不屑一顧,他們意氣風發,相信靠自己總能闖出一片天,但最終,大多都會被社會毒打一頓,直呼被父母安排的工作真香,但此時想要回頭已經錯過了時機。
大多數人直覺上認為,只有失敗的人才在老家發展,有能力的都在大城市闖蕩。其實真實情況是,有關系的都去吃“皇糧”了,沒關系的不得不去大城市靠自己打拼,這就是現實。
所以,老家有關系的情況下,請慎重考慮,微語職場的建議是能用就用。
2、要不要留在二線城市發展?
要不要留在大學所處的二線城市?這時候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家境是否殷實?二是,大部分同學是否留下來?
為什么要考慮家境是否殷實呢?
因為現在的很多二線城市十分尷尬,同崗位同價值的勞動,所獲得的薪酬要比一線城市少很多,甚至有時候加班并不比一線城市少,勞動強度幾乎和一線城市是持平的。舉個例子,西安的碼農與深圳的碼農相比,真的輕松很多嗎?可能加班還要更多一點,加班費是否齊全還另說。
但是二線城市的物價、房租卻直逼一線的。用二線城市的收入來買二線城市的房,也挺困難的。比較機智的操作是用一線城市的收入來買二線城市的房,現實中有很多同事是這樣操作的。
所以,有的二線城市對于剛畢業的應屆生來說,性價比是很低的。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家境是否足夠殷實,足夠支撐你在二線緩慢起步。
二線城市好大學畢業的應屆生,大多直接離開,去往一線城市發展。因為二線城市提供不了他們所學專業的對口崗位和發展空間,例如西安的西工大、哈爾濱的哈工大、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等等。
二線城市既然有如此高的人才流失率,那么如果你考慮留在大學所處的二線城市發展,就要考慮一下同學留下的多不多,因為他們是你日后發展的重要資源。如果你的大部分同學都離開了,你的家境又一般,無法支撐你在二線城市緩慢發展起步,這時候你就要思考自己留在二線城市的意義是什么?早做打算!
3、要不要去超一線城市發展?
如果你家境一般,又沒有強大的關系網,那么能讓你快速麻雀變鳳凰的方式就是去超一線城市拼命搞錢,這就是現實。
如果你不考慮在超一線買房的情況下,例如深圳這樣的城市,工作的性價比是遠高于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的 ,因為生活的成本幾乎沒有差別,但收入和機遇卻多了很多。
如果在哪個城市發展,你都需要租房,那為什么不租一線城市的房子,賺一線城市的工資呢?等你攢夠了一筆錢,再回二線城市或者老家買房也是不錯的規劃呀。
以深圳租房為例,很多時候房租比二線城市還低。為什么呢?因為深圳存在很多小戶型和專門用來出租的村委自建房和農民房,而且交通便利,很穩定;
大部分二線城市的情況是,小戶型很少,如果追求品質就需要租整套房,這時候成本拔高,或者忍受和別人合租。并且二線城市大部分是個人房東,房屋的穩定性會差很多。
三、第三次城市抉擇——買房
如果經過5-8年的奮斗,30歲了,你在超一線城市攢夠了一筆存款,再加上父母的幫襯,那么別猶豫了,留下來。你的孩子會因為你的選擇,在出生時就擁有了很多小城市孩子沒有的資源,也不用再重復你的遭遇,拼命打拼努力躋身一線城市。
但是,如果還是覺得房價難以負擔,微語職場總結3點選擇:
1、退回到一線城市的周邊城市
一線城市存在資源外溢現象,首先溢出的就是周邊城市。你退回到周邊城市之后,買房的壓力會下降很多。但你在一線城市積累的人脈和經驗,在這些城市也有足夠的價值。
情況好的話,薪水不會降低很多;情況差的話,“雙城”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周圍很多同事,都是家住東莞或者惠州,每天過來深圳上班的。
2、退回老家所在的二線省會城市
這種選擇的好處在于你非常熟悉老家周邊地區的人文環境,很容易融入,增強個人歸屬感。而且大概率你的很多同學大多在老家地區省會城市發展,大部分親戚也在老家周圍城市,所以妥善利用人脈資源,你的事業會很容易起步。
這樣選擇的落差主要在于工資收入的差距,二線城市的收入與超一線相比還是差很多的。二線城市同事的職業素養與超一線相比也會差一些。
3、去另外一個不熟悉的二線城市發展
還有一種情況是,你既不回老家發展,也不留在超一線的周邊城市,而是去了另外一座你并不熟悉的二線城市發展。微語認為,如果你不是對這座城市有執著的熱愛或者工作已經敲定了的話,這樣的選擇需慎重考慮。
因為,對于你來說,這座城市是全新的,從零開始適應一座城市,需要拼你的財力和精力。而這個時候你已經將近30歲的年紀,激情退卻,很難適應一個新城市的人文,交到知心的朋友。
四、第四次城市抉擇——養老
其實,除了上述的3次城市抉擇,還有少部分人會面臨第四次城市抉擇,那就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養老,安享晚年的城市。微語的建議是,這時候的選擇應以環境氣候為主,選擇那些適合老年人居住,綠化覆蓋率高、環境溫和的城市,給自己的身體徹底放假,度過一個美滿的晚年生活。
以上城市抉擇的觀點,微語職場是以個人利益最大化出發探討的。但是現實中的選擇,是超出利益的。
你因為愛情,選擇了一座城;你因為喜歡某個景點,選擇了一座城;你因為喜歡美食,選擇了一座城……這些其實也是你看中的利益,如果你覺得重要,那么這些就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能夠匹配到自己喜歡的一座城市、一份工作、一份相守相知感情,無疑是最幸運的!
人,僅有這一輩子,不求最好,但求適合!
作者:微語職場,國家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用冷靜、專業的視角帶給你不一樣的認知,歡迎關注交流。文章原創確權,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