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龍記》的開始,張君寶由于使用少林羅漢拳打敗了昆侖三圣何足道,被少林派高僧們發現,不但沒有獎勵,還認為他偷學了武功要被廢去武功,于是他的師父覺遠大師用一對鐵桶挑著他和郭襄一逃就是幾十里。
這一陣跑耗盡了覺遠大師的心力,在臨終之前,他將自己所練的九陽功背了出來,分別被郭襄、張君寶及躲在暗處護送他們的無色禪師聽到,才有了后世少林、武當、峨眉三派的九陽功。
埋葬了覺遠大師之后,張君寶陷入了困惑中,他從小在少林長大,現在少林已經歸不得,他的師父已經不在了,他何去何從呢?
郭襄是一個熱心的人,看到張君寶的情況,就邀請他到襄陽,找她的父親郭靖,郭襄相信,憑著張君寶的資質,說不定將來可以繼承郭靖的衣缽呢。
本來張君寶也有這個打算,但在他前往襄陽的路上,遇到了一對小夫婦,本來是投靠親戚的,小妻子勸說道,你有手有腳,為什么不闖下一份屬于自己的產業,非要去寄人籬下呢。
這一番話讓張君寶有所悟,他就在武當山居住了下來,后來改名張三豐,創立了武當派及武當派的武功,成為一代奇人。
如果當初他聽郭襄之言,去找郭靖,會有什么樣的際遇呢。
論武功,張三豐很可能繼承郭靖的衣缽,成為他的關門弟子。
張君寶在《神雕》及《倚天》中,都是頗有武學天賦之人,他憑著在華山上與郭襄臨別之時所贈的鐵羅漢,就可以學出一套羅漢拳,打敗昆侖三圣何足道,他的悟性由此可見。
張君寶改名為張三豐之后,出家為道,他在武當山上,創立了武當派,又根據九陽功加上自己所悟,創立了武當派一系的武功,后來更是在百歲高齡,創出了太極拳,太極劍。
從這個方面來說,張三豐不但悟性強,還是一個極有能力,有性格的人。
而他這樣的人遇到郭靖,肯定會受到郭靖黃蓉的喜歡。
長相雄厚,聰明卻不自傲,有韌性,有悟性。這是上好的徒弟坯子啊。
可以說這樣的人,在郭靖和黃蓉之手,怕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術,九陰真經里的武功都會被張三豐學會。
哪怕在際遇上差那么一點,但張三豐超過耶律齊,成為郭靖門下弟子中最強的一位也很有可能。
至于大小武,連拍馬也比不上張三豐。
如果成為郭靖的弟子,張三豐有可能會在襄陽城,陪著郭靖殉城。
唯一的一點,成為郭靖關門弟子的張三豐,怕是不會像歷史上那么高壽。
郭靖是一個頗具人格魅力的人,只要與他接近,都會被他為國為民的俠義之心所感召。和他一起站在城頭,為守衛大宋子民出一份力。
張三豐不同于大小武,他們有妻兒在身邊,也不像耶律齊,肩負著丐幫幫主的重任。
張三豐是一個孤家寡人,不知道父母是誰,沒有兄弟姐妹,所以他沒有掛牽,會將郭靖黃蓉認成自己的父母,郭靖黃蓉的半生都與襄陽城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整個襄陽城在元軍的鐵蹄下戰栗,眼看就要破城,張三豐肯定不會離開,而是隨著郭靖與黃蓉一起守城。
刀箭無眼,在戰場上的張三豐,肯定不會像后世那樣離群索居,出家為道,所以他犧牲在戰場上的概率非常大。
如果張三豐活下來,他的成就會大于后世。
當然,郭靖黃蓉也不是無情之人,他們二人與襄陽城共存亡,是因為襄陽城有著他們共同的回憶,這個時候,他們年歲已高,又能逃到哪里?
而張三豐作為他的弟子,武藝高強,身懷俠義之心,是一個好苗子。
所以,郭靖與黃蓉肯定要想盡辦法,趕張三豐走,或者在臨死之前,拼盡全力,保下張三豐一命。
而劫后余生的張三豐,也有可能像王重陽一樣,組織義軍反抗蒙元的統治,也可能最終義軍失敗,他意志消沉,遁入山中,研究武功。
經歷了這些的張三豐,在思想上,武功上會比之前更成熟。
他極有可能學會完整的《九陰真經》、再加上他聽覺遠所背誦的九陽功。
兩兩結合起來,他會成為同時會九陰、九陽兩門武功的人。而黃蓉家學淵博,桃花島的落英神掌,彈指神通,甚至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張三豐都會繼承下來,傳給后世。
所以,在這個模式的張三豐,會成為金庸筆下最厲害的人物,沒有之一。
不知道我說得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