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快速閱讀》這本書介紹了我們一些讀書與復習的方法。在讀書的部分,作者著重強調了思維導圖的應用,包括對書本的大體了解及讀后的復習等。在復習部分,作者強調了幾種記憶方法,其實都是我們平??偰苈犚娀蚪佑|到的,也可以簡單的練習一下,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下面就簡單進行介紹。
思維導圖是個好的學習方式,包括預習與復習。無論我們是讀一本書還是在學習數學或者英語,我們都可以應用這種方式來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讀書前,我們可以將一本書的主要內容,簡單列一個空得思維導圖,然后分塊閱讀,這樣對閱讀有了更好的掌控。邊讀邊做思維導圖,讀完之后,我們就能清晰得回憶起這書講了什么。而且再過一陣子想看這本書,或者回頭查找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從容地拿來這個思維導圖,迅速定位到相應章節,大大提升效率。
這一階段我都是運用這個方法去總結重要的知識類書本。比如說《超級快速閱讀》、《愛的五種語言》等等。與平時拿來一本書就開始啃的最大區別,我對每一本準備做思維導圖的書,都很期待。讀的時候也是按照“豎排三列”的方式記筆記,這樣知識點不會遺漏。豎排三列記筆記,是指最左側是第一關鍵詞,中間是次級擴展,最右側是詳細的信息。這些我都是應用單個關鍵詞來記錄,不再記錄整個句子。隔天復習的時候,拿起自己畫的思維導圖,感覺很有成就感,而且對整本書的要點都了然于胸。
我們可以給若干數字編上號,用一一相應的形象(人、物、動作、地點等)與這些數字對對應。比如數字1像一個粉筆,我們再加進一個人物,比如說我的小學老師。數字2像一只鴨子,我們再加進一個人物,村里養鴨場的老頭。這樣,把數字一到十編完,我們就能記憶一些信息了。有的人是編到100,這樣記憶的內容會更多。當我們將數字,人物,地點,動作統統編入代碼庫時,可記憶的內容就更加豐富立體了。因為數字排序我們早已深入骨髓,所以這個方法天生帶有排序屬性。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需要去超市買,洗衣粉、肥皂、毛巾、奶粉、豬肉、花生等等,我們可以想象一支粉筆上掛著一袋洗衣粉,或者我的小學老師拿著洗衣粉。鴨子嘴里叼著一塊肥皂或者這個村子里的養鴨子的老頭手里拿著塊肥皂。怎么想象都可以,但需要盡量合情合理,那樣更容易記憶。人物會更好處理一些,因為人物能發出動作,但是發出動作需要有邏輯,不然我們無法回憶起來。比如這個老師拿著什么來著?是洗衣粉吧,但是為什么是洗衣粉呢?因為這個老師很好,經常會幫同學洗衣服之類。而2的老頭拿著肥皂,是因為撿完鴨蛋手比較臟,所以用肥皂洗一下手。
記憶路徑就是傳說中的地點樁。這個也好理解,我們不再用數字作為編號節點了,而是用我們非常熟悉的地點,比如說我走路去上學的那條路,或者小一點說我們家的幾個臥室,或者更小一點我們家客廳的幾個位置等等。解釋一下路徑,我在農村上小學的時候,都是走路去,家里的大門是第一個地點。往前走,到了老初家,他家大門這是第二個地點,這個大門很大,上面掛著紅燈籠。再往前走,馬家的大倉房,上邊寫著“修理家電”幾個大字。就這么一個一個聯想下去,我們就能得到一條信息豐滿的小路。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地點記憶法與人的經歷有關,多多用心,自然越來越熟練。
下一步,我們把物件一一放置到場景中就可以了。我家的門口放著什么?是洗衣粉。如果擔心聯想不扎實,可以再添加一些細節,比如大姐在用一個盆子盛水,然后用洗衣粉擦著大門。到了下一個地點,是老初家,老初家門口放著肥皂,很可能是洗完衣服落在那里了。大家這么來來回回的想象幾遍,自然記憶的非常扎實。完成了這個步驟后,并不是說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需要復習的。開始搞定了,只代表我們頭腦里有個非常淺的印象,很多細節還是聯結不夠結實。我們第二天復習一下,一周后復習一下,一月后再復習一下,大概就想忘都難了。最后,即使不再借助這些地點的提示,我們也能很快想出列表中的內容。
這個方法不是《超級快速閱讀》里提到的,但是既然關于記憶相關的內容,我覺得不錯,就穿插到這里。我們的大腦對處理文字類信息是很不擅長的,而對于圖片類比較形象的信息卻存在優勢。所以多圖像的聯結,就是我們大腦所擅長的。這種方法最簡單,只是將各種詞匯轉換成簡單的圖片(或形象),然后聯結起來,我們的記憶就會變得很簡單、持久。多年前,我看到這個方法的時候就吃了一驚。比如說我們到超市買東西的那個列表,我們不一定非要寫在紙上,而是應用這種簡單的圖像聯結的方式處理。
還是上邊的那個列表,我們想象一下一袋洗衣粉,上頭放著肥皂,肥皂盒的縫里連著一條毛巾,毛巾的另一頭掛著一袋奶粉,奶粉下邊是一塊五花肉,油膩膩的,豬肉下邊是花生。就這么聯想,圖片想象的越細致,我們回憶起來就越方便。有一點要注意,第一個洗衣粉不要忘記了,其實忘記了也沒關系,只要記起來列表里的一個東西,順著“圖片鏈”,自然能回憶起其他。這是個超級簡單使用的技巧,不必建立數字樁與地點樁,簡單粗暴,適合居家生活。
作者在書里還介紹了姓名記憶法,因為是針對國外的名字,比如一個人叫Martin Sittenberger,這個人很高,我們就可以想象一個高頭大馬,坐在一個高山上(sittenberger,可簡單拆成坐與高山,德語)。對于漢語的名字,也可以依照類似方法,運用聯想的方式解決。
文中所介紹的方法,我們熟練了之后,就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但是話說回來,這些都是記性不好的一種補救,是不得不應用的。如果一個人記性非常好,很多內容看一眼基本就忘不了,那就不需要什么記憶法。但是對普通人,這些方法簡化了生活中的一些難題,也同樣適用于學校學習中,比如單詞的記憶,公式的記憶等等。只有不斷練習,慢慢孰料,我們自然就能記住更多東西,帶給我們更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