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國家公務員則更難!今天,開放的市場給大學生廣闊的求職空間,但由于經濟增速下滑,大學畢業生連年增長,就業形勢嚴峻,去年僅高校畢業生就達820萬。公務員,這個穩定的職業,成了很多畢業生求職第一選擇,而國家公務員,也成為了很多人求職道路上的首選目標。
有不少人很糾結,什么時候考國家公務員比較容易上岸?大學畢業后立刻考好一點,還是先在外面打拼幾年,混不下去再回老家考?不同階段考國家公務員,有不同的優勢
一、應屆畢業生的時候
一個人未來從事什么職業,越早明確越好。
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鎖定要考國家公務員,不管是因為遠大仕途抱負,還是僅僅追求一份穩定工作,越早決定,準備時間越充分,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越多,越能發揮出個人優勢。
應屆生考國家公務員,在報考上有明顯優勢,可報考更多職位,減少考試競爭。另外,應屆生還保有較強學習能力,有充足的備考時間(國考時間在年末,畢業后還有半年的復習時間),提分效果更佳,上岸的機會更大。
眾所周知,國家公務員的考試年齡限制在18歲到35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可放寬到40歲,如果本科應屆生考上,22歲年紀輕輕,精力充沛,職場上年齡優勢明顯,前途無量。
二、工作兩年后再考
富貴險中求,要想成就更大的事業,賺更多的錢,是需要冒險的,但明智的人會給自己留后路。
很多來自四五線城市的大學生,來到一二線城市讀書四年,喜歡上都市的繁華,習慣了都市便捷、時尚的生活。
年輕時我們都容易高估自己,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大城市機會多,年輕時覺得能通過努力拼搏,有一天融入大城市,在這里有個家。于是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先混幾年,混不下去,再回家考公務員。
這想法沒有錯,但混不下去,我們能夠容忍自己幾年混不下去?混不下去多少年回家考公務員比較合適?在我看來,兩到三年比較合適——在擁有一項成熟的職場技能的時候比較合適。
因為在公務員考試的職位表中,如果有兩到三年工作經驗,可以報考不少的崗位。最最重要的是,經過兩三年的職場歷練,已經具備成熟的職場生存技能,那時大概25歲,很年輕,辭職來考國家公務員,年齡不大,壓力也不大,也容易考上。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機會很多,但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第一份工作比考公務員更重要。
如果大學階段有志于考公務員,理想狀態是一次性考上,如果考不上,那請珍惜的應屆生身份,好好找第一份工作,不要繼續等,不建議在公務員考試上孤注一擲。(這也是考慮到國考好職位的競爭大,上岸不易的因素)
很多人以應屆生身份沒考上,沒有認真找第一份工作,而是隨便找一份先干著,繼續備考下一年。因為工作是隨便找的,自然沒有發展前景,還占用了大量時間,備考時間不足,第二年繼續考,還是沒有考上。
第二年沒考上,手上工作掙不到錢看不到希望,此時可能會有來自父母、家庭、朋友、愛人四方壓力進行圍剿,容易摧毀人的志氣,讓人喪失自信,考試患得患失,發揮可能失常,如果考了幾年沒考上,又錯過求職黃金時期,想再找一份工作就比較難了。
總之,考公務員有兩個最佳時間節點,第一是應屆生時期全職備考,第二是具備成熟的職場生存技能后,在職備考或者辭職備考。
應屆生沒考上,那就認真找第一份工作,認真做好第一份工作,在具備一項成熟職場技能后,如果還想考國家公務員,在職或辭職備考也壓力不大,沒考上也可輕松重返職場,有一條后路,進可攻,退可守!
以上建議并不符合所有人,僅供參考,畢竟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僅次于它的是現在。 不管你考不考,不管你什么時候考,如果你的心認定了,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早,這世上能有什么東西能打敗一顆堅定的心呢?沒有,我相信沒有!
所以,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或者參加什么考試,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活在當下,更要贏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