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寫作順序、結構
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
一、事情發展的敘述順序。(20分)
1.判斷正誤。(3分)
(1)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適合于敘事的文章。( )
(2)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體現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
(3)沒有故事情節的文章無法體現事情發展的順序。( )
2.例文分析:《灰雀》(14分)
(1)課文內容:列寧發現公園里灰雀的失蹤與______有關,但他不直接批評他,而是通過____________,讓其意識到自己的________,主動放灰雀歸園。
(2)文章線索:____________
(3)文章層次:列小標題
第一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2—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11—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冊書里找出同樣寫作順序的課文。(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動過程的觀察順序。(20分)
1.連線。(6分)
上學路上的觀察順序 《搭船的鳥》
《大青樹下的小學》
2.例文分析:《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4分)
(1)這篇文章屬于( )的。(4分)
A.敘事 B.寫景 C.狀物 C.說理
(2)按順序寫出作者觀察的對象: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三、不同材料的組合順序。(20分)
例文分析:《金色的草地》
1.寫作對象:作者主要寫的是草地上的__________。(2分)
2.按下面所分成的三個部分寫出每部分的大意。(9分)
第一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9分)
(1)課文的三部分內容可以改變順序。( )
(2)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寫作重點。( )
(3)課文表達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
四、文章的結構。(40分)
1.分—總:
例1:《秋天的雨》
(1)寫出四個分述段落的主要內容。(8分)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總述的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海濱小城》
(1)概括內容:課文描寫了____________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____________之情。(2分)
(2)全文共________個自然段,主要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個場景。(6分)
(3)下面按五個場景把課文分了五個部分,請寫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10分)
第一部分(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總—分:《大自然的聲音》
(1)寫出文章的總起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三個分述段落的主要內容。(6分)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總—分—總:
(1)判斷。(3分)
①可以按總—分—總的結構來分層次理解課文。( )
②分述部分的展開方式都是一樣的。( )
③分述是總述的具體化。( )
(2)按分述展開的方式連線。(1分)
《富饒的西沙群島》
《美麗的小興安嶺》
15 寫作順序、結構
一、1.(1)√ (2)√ (3)√
2.(1)男孩 交談 錯誤 (2)灰雀
(3)列寧愛灰雀 灰雀不見了 灰雀回來了
3.(1)《去年的樹》 (2)《帶刺的朋友》 (3)《掌聲》
二、1.
2.(1)B
(2)地面 法國梧桐樹 水泥道 法國梧桐樹的落葉 小雨靴
三、1.蒲公英
2.寫窗前的草地上蒲公英盛開的情景。
寫“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寫“我”對草地顏色變化的發現和“我”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3.(1)× (2)√ (3)√
四、1.例1:(1)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例2:(1)海濱小城 熱愛和贊美
(2)7 海上 海灘 庭院 公園 街道
(3)海上的美麗場景。
通過貝殼、船隊,寫出海灘美麗、喧鬧的場景。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小城的公園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2.(1)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
(2)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3.(1)①√ ②× 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