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愛物學校 時慧慧
【教材分析】
部編語文七年級上第六單元《蚊子和獅子》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結合單元學習要求,引導學生在以往閱讀經驗的基礎上,體會寓言文體特點,并能聯系生活體驗形成自己的認識。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寓言這一文體并不陌生,對于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理解起來難度不大。所以本課擬從他們熟悉的寓言故事來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感知內容,提煉主旨。但單元要求的“換一種眼光看世界”和對故事多角度解讀應該是他們學習的難點,也是本節課需要老師引導攻克的重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及《伊索寓言》的相關知識。
2.通過品析語言和想象“補白”等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3.通過對情節的多角度解讀,理解寓言情節與道理之間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
4.形成自己的思考與認識,樹立正確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1.通過品析語言和想象“補白”等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2.通過對情節的多角度解讀,理解寓言情節與道理之間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用三則學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導入新課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
二、文學常識積累:
1.根據三則材料,歸納寓言特點,掌握語言相關知識。
2.介紹伊索及《伊索寓言》。
用“秒懂”介紹作者,提示學生注意傾聽速記并進行提問。
學生活動:分析,傾聽,記錄。
三、品讀感悟
(一)情節分析
1.自由出聲讀課文,教師注意傾聽,正音
2.感知課文內容
方法:在三個動物之間填關鍵詞,構成情節的關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
學生活動:思考,填詞,組織語言,個體發言,討論完善。3.明確寓意:思考這個故事適合什么人。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進一步探討:“打敗過大人物”說明有過人之處;“被小人物打敗”,原因在于掉以輕心,驕傲自滿。
由此歸納:這故事諷刺那些掉以輕心、驕傲自滿的人。
學生活動:思考,歸納。
(二)語言賞析
分析描寫蚊子語句
明確方法:琢磨詞語、研究句式
1.琢磨詞語
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
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明確:
(1)“吹著”、“沖”寫明勇氣可嘉,自信滿滿;
“唱著”、“飛”寫明得意洋洋,驕傲自滿。
原因在于“戰勝了”、“凱歌”,
(2)“專咬”寫明聰明智慧。
2.研究句子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
若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
我比你強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
明確:
(1)“補白”:蚊子 飛到獅子面前, 對他說: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
(可以從神態、動作入手思考)
老師“做樣子”舉例補充。“悠閑地”、“輕蔑地”
學生活動:在老師“做樣子”之后,圈點批注,小組討論,個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2)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
若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
我比你強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
明確:
“我為什么該怕”?因為獅子兇猛,但“不怕”,在于“并不比我強”,在于力量只在于“用爪子抓,牙齒咬”,像“女人同男人打架”一樣,我一只小小的蚊子,敢于“較量較量”,足見其勇氣可嘉,自信滿滿。
(3)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要求:改句子,以蚊子的口吻來說。
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我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明確:原句的表述寫出了蚊子出乎意料和垂頭喪氣,與之前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3.知識拓展:古今中外類似蚊子的故事,生活中類似蚊子的現象。
(三)寓意新解
要求:
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卻險些被蜘蛛網粘住)…
請你展開想象,續寫故事,并寫明寓意。
學生活動:續寫故事,小組討論,思考探究。
四、布置作業
閱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用本節課學習的方法,進行個性化解讀,下節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