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船,
只屬于遠方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
驚奇地發覺
我們變成了
最熟悉的陌生人
寫在前面
放假那天匆忙著各種安全表格、家長通知書、綜合素質評定填寫,根本也還沒來得及跟孩子們就個人的成績來個分析總結,也絲毫沒得時間跟家長相約促膝長談,就慌張著進入了假期。好在緩沖時間充足,好在電話溝通便捷。只是幾通電話下來心頭不免涌出一陣感慨:
現在的孩子們想法很多,叛逆不少;
而今的家長們焦慮太滿,耐心不夠。
我們都活得好累,都覺得好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些個讓人“糾結"的話題吧。
孩子,你為什么不說話?
想必很多家長心中都會有一種很是費解的感受,曾經那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曾經那個跟自己無話不談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變得沉默寡言了?怎么一下子就陷入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尷尬境地了?每當這種時候,身為成人的我們總是會無奈地搖著頭撇撇嘴然后說:“真不知道他們腦袋里想些啥,真是沒辦法溝通?!庇H愛的家長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其實我想說,曾經年少無知的那個孩子曾經天真活潑那個孩子,已經成長到了15歲,這樣的年紀里,他們一定會更加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看法,一定會更加在意自己是不是回會丟臉,是不是會被嘲笑。那么,曾經天不怕地不怕敢勇敢地舉手回答問題的那個孩子,也變得羞澀膽怯了很多,因為在意他人,因為害怕做錯,那么他們會理所當然地選擇一種最為穩妥保險的辦法——沉默。是的,我們成人不是常常說“沉默是金”嗎?孩子們也懂得。
“可是現在是一個彰顯個性的時代,他不表達就不知道他什么懂了,什么不懂?!蹦阈睦锸遣皇怯置俺隽诉@樣一個問題呢?其實道理是如此,但更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是:我們明明知道了孩子們沉默背后的原因,為什么不從根本上想辦法改進調整呢?如何能夠營造出一種讓他們不害怕的輕松,如何能夠在他們偶爾犯錯的時候給予幫助而不是冷嘲熱諷的批判,是不是比我們高高在上地大言不慚所謂“彰顯個性”“大膽表達”要來的更有效些吧。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我們成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夠面對單位領導的時候輕松自如對答如流敢想敢說?如果你能想到這里,就一定不會再一位責怪自家孩子的“不足”,而是想辦法調整他的心態去適應,而不是非要做出你認為正確的改變才肯罷休。
孩子,你為什么如此暴躁?
“我家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遇到事就發脾氣,一點就著?!薄笆堑氖堑?,脾氣大的厲害,根本不敢跟人家說話。”當我聽到家長朋友們跟我吐槽自家孩子的火爆脾氣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到了曾經那個年少無知的我自己了。上初中那陣子,可不也跟他們一樣,一臉的憂愁煩惱,一肚子的火氣焦躁。尤其是面對家長善意詢問想吃啥,累不累等等之類的關心話語的時候,常常冷面瞪眼,一臉的不屑一顧。我苦思冥想,那時候我為什么那樣子呢?因為年齡嗎?同齡的孩子們跟我一樣要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的呀,但大家中很多人其實都也還是很溫柔的。不對,我不也是在學?!氨憩F”得是個小乖乖,回到家就成了女霸王了。
這樣的雙向性格到底源自于何處?
心理學上說越缺乏什么就越想展示什么,那么反之越是“裝”,就越是想要掩藏內心的自卑吧。我的理解是這樣。那么我的臭脾氣應該是因為自己那樣一份根深蒂固的自卑。為什么會自卑呢?學習也還是不錯的,為什么還是自卑?究其根本應該還是必然要追溯到原生家庭的。老實巴交的家長們傳遞出來的思想就是“我們的條件一般,要靠自己?!彼麄兺渗P期盼著能夠用自己這樣的坦誠及默默無聞的付出的方式換得子女的回報式的努力。當然,而今早已經年邁的父母跟我說起無數次他們其實并不奢望任何,那么那些想法也就是我們作為子女所承受的一種揣測后的心理負擔了。越是自卑,越要努力證明自己,越要在外人面前裝出完美無瑕的模樣,回到家才能夠卸下面具,或者說不想要再費力偽裝,因為內心的自卑而覺得沒必要在“不必要”的人們的面前裝,也就會脾氣暴躁。
我們常常把最壞的情緒像丟垃圾一樣重重的狠狠地扔給最親近的人。還常常自以為是的認為他們不會難過,或者那一刻根本也就還是體會不到他們是不是會痛心。
直到自己當了母親,才懂得父母的不易,才懂得那樣一種愿意傾盡所有而為之付出的沖動與無怨無悔,才明白其實他們心中根本也就不曾那么糾結你有沒有出息。只是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有自己有了真實的體驗的時候也才懂得。
同時,我們不可否認的要認識到,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我們能夠從他們的暴躁中反思自己的情緒管理是否存在問題嗎?我們是不是也會在家里毫不加掩飾地發脾氣,甚至是因為煩躁而遷怒并沒有任何過錯的家人?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去認真反思的地方啊。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內部找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很多的情緒其實都是家長的樣子,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最重要的就是從此刻想明白有意識的狀態下,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與此同時,大可以放心的跟自己的孩子交流自己的心理變化,自己是如何控制調整自己的狀態的,我們在孩子心目中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應該會懂得俯下身子跟他們做朋友的,當他們從你的故事中讀出你的難處你的煩躁還有你的勇敢的時候,也一定會更愿意成為像你那樣勇敢的人。
我們不妨勇敢一點,從改變自己開始,如何?
孩子,你為什么要撒謊?
“老師,我家孩子又騙我說自己考的很好。”他怎么總是喜歡騙人呢?當你憤怒地指責甚至忍不住動手的時候,還是想說,我們應該必須要思考孩子這樣做背后的心理到底是什么呢?他把自己的分數虛夸了,是不是也是想“裝”,在你心中,成績分數是不是代表了他的全部呢?我們應該要反思的啊。其實你會驚奇的發現,愈是優秀的孩子,其實越發害怕失敗,甚至是害怕在你們面前失敗。這樣的心理背后還有一個問題:曾經他感受到過自己真實的面目展示出來的時候你們的反應,是不是厭惡、責罵、斥責、抱怨,是不是會讓氣氛降到冰點,窒息痛苦?誰想要沉浸在痛苦里呢?怎么辦呢?能騙一次算一次,能躲過一劫算一次。直到最后慢慢的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是自我麻痹。究其根本都是因為太想要自己成為那個不被你們說的人,那個你們口中常??滟澋膭e人家的什么都好的孩子。
這樣想來,他們的心里多苦啊!那樣的驕傲和自尊背后,是無時無刻的自我精神折磨,他的努力,他的咬牙堅持,都是為了博你一笑,都是為了讓你在看到分數的那一刻能夠笑著說“不錯”。他早已經給自己貼上一個“優秀”的標簽,必須優秀,只能優秀。這樣的孩子活得很辛苦,這樣的孩子,最缺乏安全感。我們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常常打著“為了你好”的旗號想要把眼前的這個孩子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為什么不努力走進他的心里,聽一聽他的想法,認真的幫助他分析一下考試失利的原因呢?為什么就不能有一種“你無論做了什么事,無論犯了什么錯,都有爸爸媽媽在”的勇氣和擔當呢?十幾歲的花季里,會遇到狂風暴雨,會遇到閃電風雷,會遭遇很多我們覺得稀松平常對他們來說卻難上加難的事情,我們應該做的到底是什么呢?
無條件地愛孩子,也許真的會有很大不同。
當你看到那樣一個小小的軀體忽閃著清澈的眼睛企盼著能有一個真正安全的放心的家的時候,心里是否也掠過陣陣難過?
孩子,你為什么不努力?
“老師,我家孩考得太差了,你看作文寫得分數太低?!薄袄蠋?,我家孩根本就不自覺啊,回來也不學習?!碑斘覀儽г怪约液⒆硬粔蚺Φ臅r候,我們那么焦慮。要初三了,這樣的分數可怎么辦?咱們都快急死了,怎么覺得孩子們還能笑得出來呢。
其實啊,我心頭也常常泛出這樣的焦慮的。為什么總有一種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灑脫總是能夠在他們稚嫩的臉上浮現?百思不得其解。這其中有一部分孩子確實是因為自己的驕傲自滿無所事事而丟分失誤,成績一落千丈,這種情況該批評,該責罰。但是你也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沒做?真的無所事事。當你真的看到你抱怨的那個這次又落后了幾個名次的孩子其實連下課的十分鐘上廁所都是跑著去的,打水的時間都擠不出來的時候,中午回到家不午休也還是復習背誦的時候,就真的不能再這么武斷地認為孩子不夠努力了。
他們其實比你想象的還要努力。他們其實更痛心自己費時耗力的努力沒有回報,他們其實更迷茫不知未來在何方。而你的抱怨會成為壓在他們心頭的又一個大石頭,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負重前行。我們該怎么辦?不如在自己內心兵荒馬亂的時候裝出如無其事的樣子,我們必須應該有這樣的能力。我們應該要輕松點告訴孩子“盡力就好”,然后一定要耐心認真的幫助他們分析失誤的原因,找找問題,想想辦法。我們要把自己的這樣一份熱切的關心轉化到具體實際的行動中去幫助孩子們。你們說呢?
除了分數,我們到底跟孩子們說過什么呢?
其實我們真的忽略了太多。總是功利心地認為要關注成績,要看重成績,卻不知道其實在我們輕松自在地跟孩子聊自己的工作,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自己頭疼的事情,自己對關注已久的國家大事的看法和認識的時候,孩子們也能夠習得更多,生活是一本大書,他們是可以從其中悟出很多道理的。那時候你一定能夠發現你們之間再不是劍拔弩張,而會有難得的溫馨親近。
我始終堅信:人的自覺成長自悟反思,人的思維力的發展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同樣身為家長的我那么理解大家內心的焦慮,甚至是無助,但是此時此刻,在我們已經成為畢業班家長的這一刻,我們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們必須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必須要努力地去做到無條件的有耐心的關愛自己唯一的最愛的孩子啊。
畢竟,我們要承認:這樣的一生,我們能夠陪他們走過的也是一段路,這樣的路程里,我們要跟孩子們一起,完成自我內心的成長和蛻變。
能夠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奮斗的動力,能夠在艱難的時光里感受到幸福,真的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們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成長,從來都是一輩子的事情。
修煉自己,也是我們一生要做的重要課題。
仔細看看身邊的孩子們,那么美好,那么善良。
他們的笑容,是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藥。
謹以此文,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