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種常見癥狀,其致病原因主要為外部的邪氣。此外,痰飲和濁氣內生以及氣陰兩虛,也可引起咳嗽。中醫臨床上對咳嗽的類型常有外感和內傷之別,外感咳嗽有風寒、風熱咳嗽等;內傷咳嗽又分痰熱、痰濕、氣虛、陰虛咳嗽等類型。小兒咳嗽在治療上比較棘手,但如果配合適當的藥膳食療,則可以促進咳嗽早日痊愈。
不少家長對寶寶咳嗽都很頭疼,給孩子吃止咳藥擔心藥物有副作用,不給孩子吃藥看著孩子咳嗽又很心疼。如果家長在孩子咳嗽未愈期間注意飲食宜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脾胃虛而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辛熱香辣,多食肥甘厚味都可傷及脾胃,脾胃傷,不能消化食物,水谷精微不能輸轉,而聚液為痰,上儲于肺,亦可引起咳嗽。所以,當孩子咳嗽時,應該注意以下飲食七忌:
一:忌寒涼食物。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就是說身體一旦受了寒,飲入寒涼之品,均可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發的肺氣不宣、肺氣上逆所致。此時如飲食過涼,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
二:肥甘厚味食物。中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產生內熱,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對于哮喘的患兒,過食肥甘可致痰熱互結,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難以痊愈。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孩子咳嗽時胃腸功能比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腸負擔,且助濕助熱,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三:忌魚腥蝦蟹。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發物”,不宜吃魚腥,魚腥對“風熱咳嗽”影響最大。咳嗽患兒在進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對某些魚、蛋過敏的小孩子更應注意,其中以白鰱、帶魚影響最大。
四:忌甜酸食物。酸食常斂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難愈。咳嗽嚴重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等都不宜吃,吃甜食也會助熱,使炎癥不易治愈。民間有“生梨燉冰糖”治療咳嗽的習慣,這種吃法對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當的。
五:忌食用橘子。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讓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實際上,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熱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六:忌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上述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七:忌食用補品。不少家長給體質虛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補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使咳嗽難愈。
幼兒患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時,常常伴有咳嗽的癥狀,咳嗽一般可名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幼兒咳嗽后除對癥用藥治療以外,還可輔以藥膳調理,效果比較顯著。下面是幾則咳嗽的藥膳處方,僅供參考。
1、梨粥
取西洋梨1-2個,大米100克。將西洋梨洗凈切碎,加入淘洗干凈的白米,煮成粥,趁溫熱食用。
此方有清熱、宣肺、化痰的作用,適用于小兒肺熱咳嗽、食欲不振、發熱、口干舌燥等癥。
2、飴糖蘿卜汁
取白蘿卜洗凈切碎,用潔凈的紗布絞出汁水。每次取白蘿卜汁30毫升,調入飴糖20毫升,再加開水適量,攪勻服用。每日3次。
此方有順氣止咳、潤肺化痰之效。
3、川貝杏仁飲
取川貝母6克,杏仁3克,冰糖適量。將川貝母洗凈,杏仁去皮洗凈,二者放鍋內,加適量的水同煮。水沸后加入冰糖,改用文火再煮30分鐘即可。每日臨睡前服一次。
此方有化痰清咳的作用。可用于咳嗽、鼻塞流涕、痰稀白等癥。
準媽媽會咳嗽的原因之一是感冒引起的,他的治療方法就如同治療一般的感冒一樣。但準媽媽千萬別自作聰明,亂吃西藥還有中藥。因為有些治療咳嗽的中藥、西藥對胎兒會有影響。如果準媽媽咳嗽厲害了一定要到醫院找醫生診治,這樣才不會禍及胎兒。
但是也有的準媽媽咳嗽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因為有些準媽媽原本體質就比較陰虛,只要一懷孕就會咳嗽。有的準媽媽會一直咳到寶寶生為止,這時的治療方法就不同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必須著重于止嗽、養陰潤肺。準媽媽可以用一些食療來試試治療咳嗽。
1.冰糖燉梨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2.烘烤橘子
在橘子底部中心用筷子打一個洞,塞一些鹽,用鋁鉑紙包好之后放入烤箱中烤15—20分鐘,取出后將橘子皮剝掉趁熱吃。或把橘皮曬干成陳皮,加水煎茶,大口大口喝下,效果也不錯。
3.白蘿卜飴
將白蘿卜切成1公分大的小丁,放入干燥、干凈容器中,加滿蜂蜜,蓋緊,浸泡3天左右會滲出水分與蜂蜜混合,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許加溫開水飲用,止咳效果非常好。若臨時要喝,沒時間浸漬,可將白蘿卜磨碎,加1/3量的蜂蜜拌勻,再加溫水飲用。
準媽媽最好要多喝溫開水,將溫開水含在口中也有很好的止咳效果,以上的這3種食療方法效果不錯,不不妨試試。
(一)風寒咳嗽
【癥狀】:風寒咳嗽多由風寒之邪侵襲,內郁肺氣,肺衛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現為咳嗽,痰稀薄白,咽癢,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頻頻,惡寒頭痛,肢節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食療方法】:
1、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爛),加適量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調入蜂蜜少許,讓孩子分次溫服。
2、姜杏湯:杏仁10克左右(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內尖,搗碎),生姜6克(去皮,與鹽4克一起搗碎),甘草5克(研細末、微炒),一同拌勻,用開水沖成湯,即可飲用。
(二)風熱咳嗽
【癥狀】: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吐出的痰黏稠、顏色黃,有少量血絲,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或伴發熱,頭痛,怕風,微有汗出;舌色紅,舌苔薄黃。
【食療方法】:
1、桑菊杏仁茶:桑葉9克,菊花9克,杏仁6克(搗碎成泥),三者一起入鍋水煎,取汁,調入蜂蜜15克,即可溫服。
2、梨子汁:梨子100克(洗凈去核,切片),川貝母5克(搗爛),桔梗8克,一起入鍋,水煎約10分鐘,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適量,即可溫服。
3、梨汁粥:鮮鴨梨1個,連皮切碎,置于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后與淘洗干凈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即可溫服。
(三)痰熱咳嗽
【癥狀】:咳嗽痰多色黃,痰液黏稠而難以咳出,有些患兒甚至呼吸急促,喉嚨中有痰鳴聲;或伴有發熱口渴,煩躁不寧,尿量短少、尿色黃,大便干結;舌色紅,舌苔黃。
【食療方法】:
1、苡仁煮豬肺:苡仁30克(搗成碎末),豬肺1個(洗凈,顏色呈白色),置于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后以微火煮爛,即可食用。
2、冬瓜湯:冬瓜仁、冬瓜皮、麥冬各15克,加適量水煎服。
鮮茼蒿湯:鮮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分次飲用。
(四)痰濕咳嗽
【癥狀】: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稀,喉嚨間有漉漉的痰聲,胸悶,胃口不好,神情困倦;舌色淡紅,舌苔白。
【食療方法】:
1、香蘿卜:選鮮嫩蘿卜洗凈,切成小丁,用鹽腌一夜(每公斤蘿卜加50克鹽),曬干;再將適量生姜、桔皮、花椒、小茴香,與蘿卜一起拌勻,然后把醋燒滾后澆入調拌,也可加少許白糖調味。香蘿卜氣香味美,也可以作為菜肴食用。
2、桔紅茶:桔紅1片,綠茶4~5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孩子可以經常飲用。
(五)氣虛咳嗽
【癥狀】:咳嗽反復不停,特別是清晨,痰白而稀。患兒面色蒼白,容易無故出汗,怕冷,呼吸時氣短,孩子懶得說話,說話聲音較輕,吃東西沒有味道;舌色淡紅,舌旁邊有牙齒印痕。
【食療方法】:
1、黃芪蟲草雞湯:母雞肉100克,洗凈,去肥油,切塊。將雞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與黃芪10克,冬蟲夏草5克,陳皮3克一起放入燉盅內,盅內再加入適量開水,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后即可食用。
2、豆漿粥:豆漿500克,與淘洗干凈的粳米50克一起放入砂鍋中,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稀粥熬煮到表面有粥油),加入適量砂糖調味,即可溫服。
(六)陰虛咳嗽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癢,聲音嘶啞。到了午后,覺得身體潮熱或手足心熱,盜汗;舌色紅,舌苔少或可見地圖樣的花剝苔。
【食療方法】:
1、銀耳梨膏:銀耳10克(浸軟洗凈),梨100~150克(去核,切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同煮,待銀耳軟爛、湯稠時加入冰糖15克,溶化后即可溫服。
2、銀耳百合沙參湯:銀耳10克(清水浸泡數小時至脹開,洗凈),百合15克,北沙參10克,冰糖適量,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約1小時,取汁,稍溫飲服。
3、燕窩西洋參湯:燕窩10克(清水浸泡洗凈,撿去羽毛雜質),西洋參5克(洗凈,切薄片),冰糖少許,同放入燉盅內,再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