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3日 來源:行政區劃網
一九五三年全國省級行政區一覽
6 大 區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
華 北 區
(北京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太原市) 綏遠省(歸綏市) 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
東 北 區
(沈陽市) 沈陽市 旅大市 鞍山市 撫順市 本溪市 長春市 哈爾濱市
遼東省(安東市) 遼西省(錦州市) 吉林省(吉林市) 松江省(哈爾濱市)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熱河省(承德市)
西 北 區
(西安市) 西安市
陜西省(西安市) 甘肅省(蘭州市) 寧夏省(銀川市) 青海省(西寧市) 新疆省(烏魯木齊市)
華 東 區
(上海市) 上海市
山東省(濟南市) 江蘇省(南京市) 安徽省(合肥市) 浙江省(杭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
臺灣省(臺北市)
中 南 區
(武漢市) 武漢市 廣州市
河南省(開封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南省(長沙市) 江西省(南昌市) 廣東省(廣州市)
廣西省(南寧市)
西 南 區
(重慶市) 重慶市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貴陽市) 云南省(昆明市) 西康省(雅安市)
西藏地方(拉薩) 昌都地區(昌都宗)
1.吉林省長春市和松江省哈爾濱市升為直轄市(政務院1953年7月8日批準)。
2.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綏遠省人民政府合署辦公(政務院1953年10月2日批準)。
3.迪化市更名為烏魯木齊市(政務院1953年11月20日批準)。
注:上表根據民政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1949-1997》一書制作。該書將內蒙古自治區劃到華北區,西藏地方劃到西南區。
一九五三年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華北區:
天津市:
1.天津縣撤銷,將原有七個區劃分為四個郊區,由天津市直接領導
河北省:
1.原通縣鎮改設省轄通州市
2.原漢沽鎮改設省轄漢沽市
3.原泊鎮改設省轄泊頭市
4.原邢臺鎮改設省轄邢臺市
5.原楊柳青鎮改為縣轄鎮并入靜海縣
6.原勝芳鎮改為縣轄鎮并入霸縣
7.原滄鎮改為縣轄鎮并入滄縣
8.原辛集鎮改為縣轄鎮并入束鹿縣
綏遠省:
1.包頭縣撤銷,原轄區分別劃歸包頭市、達拉特旗、烏拉特前旗、石拐溝礦區
2.原米倉縣改設杭錦后旗
3.原晏江縣改設達拉特后旗
4.廂藍廂紅聯合旗、正黃旗均由東四旗中心旗領導
內蒙古自治區:
1.成立東部區行政公署,轄昭烏達盟(不作一級政權)及原呼納盟(暫未撤銷)、哲里木盟、興安盟所屬旗縣
2.四個市現指定東部區行政公署領導與監督
東北區:
旅大市:
1.原長山縣改稱長海縣
長春市:
1.長春市原為吉林省轄市,現改為中央直轄市
哈爾濱市:
1.哈爾濱市原為松江省轄市,現改為中央直轄市
吉林省:
1.延吉市原為延吉縣轄市,縣改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轄市
松江省:
1.由集賢縣雙鴨山礦區設置雙鴨山礦區
熱河省:
1.翁牛特旗改設翁牛特旗蒙族自治區
西北區:
陜西省:
1.原南鄭市改稱漢中市
2.原南鄭專區改稱漢中專區
甘肅省:
1.設置玉門油礦區
2.原涇源縣改設涇源縣回族自治區
3.由清水、秦安、莊浪三縣及陜西省隴縣各一部合并設置張家川回族自治區
4.原寧定縣改設廣通回族自治區
5.西海固回族自治區轄區范圍除包括原屬平涼專區的固原、西吉、海原等三縣外,尚轄隆德、靜寧、靖遠三縣各一部
寧夏省:
1.吳忠市現指定由河東回族自治區領導與監督
青海省:
1.由尖扎區藏族自治區改設尖扎縣
2.由貴德縣南部設置貴南縣
3.由玉樹、囊謙兩縣西部地區合并設置扎朵縣
新疆省:
1.原迪化市改稱烏魯木齊市
2.由莎車縣的城關及郊區改設莎車市
3.原迪化縣改稱烏魯木齊縣
4.原綏來縣改稱瑪納斯縣
5.原景化縣改稱呼圖壁縣
6.原乾德縣改稱米泉縣
7.原孚遠縣改稱吉木薩爾縣
8.原鞏哈縣改稱倪利克縣
9.原托里中心區改設托里縣
10.原承化縣改稱阿泰縣
11.原鎮西縣改稱巴里坤縣
華東區:
山東省:
1.章歷縣撤銷并入章邱縣
2.濰北縣撤銷并入濰縣
3.邱南縣撤銷并入安邱縣
4.壽南縣撤銷并入壽光縣
5.平西縣撤銷并入蓼藍縣
6.平東縣撤銷并入平度縣
7.棲東縣撤銷并入棲霞縣
8.膠河縣撤銷,原轄區分別劃歸膠縣、膠南、諸城三縣
9.白彥縣撤銷,原轄區分別劃歸平邑、滕縣、嶧縣、鄒縣四縣
10.蘭陵縣撤銷,原轄區除原屬江蘇省及山東省突出部分地區劃歸江蘇省外,其余分別劃歸山東省嶧縣、蒼山二縣
11.莒沂縣撤銷,原轄區分別劃歸沂水、莒縣、沂源三縣
12.原滕縣專區改稱濟寧專區
13.南旺縣撤銷,原轄區分別劃歸嘉祥、梁山二縣
14.原屬泰安專區汶上縣劃歸濟寧專區
15.由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湖及沿湖地區設置微山縣
16.原觀城縣與朝城縣合并改稱觀朝縣
17.沂水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沂、膠州二專區
18.湖西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菏澤、濟寧二專區
19.原淄博專區改設為淄博工礦區,除保留淄博、張周二市及淄川、博山二縣外,其余轄縣分別劃歸惠民、泰安、昌濰三專區
20.原嶗山辦事處,改設為青島市的郊區
江蘇省:
1.原銅北縣改設銅山縣,并將原華山、邳睢二縣各一部并入
2.邳睢縣撤銷,原轄區并入銅山、邳、睢寧三縣
3.華山縣撤銷,原轄區并入銅山、碭山、豐縣三縣
4.原太湖區改設震澤縣
安徽省:
1.界首市撤銷,原轄區連同太和、臨泉二縣各一部合并設置界首縣
2.宿城市撤銷并入宿縣
浙江省:
1.臨安專區撤銷,原轄市縣除新登、富陽二縣由省直轄外,其余分別劃歸金華、嘉興二專區
2.由玉環縣部分地區設置洞頭縣
3.由定海縣部分地區設置普陀縣、岱山縣
4.原屬江蘇省松江專區嵊泗縣劃歸浙江省舟山專區
中南區:
河南省:
1.淮陽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商邱、許昌二專區
湖北省:
1.由公安、松滋、石首三縣各一部地區合并設置荊江縣
湖南省:
1.原乾城縣改稱吉首縣
2.原永綏縣改稱花垣縣
廣東省:
1.由潮安縣潮州鎮改設潮州市
2.由中山縣石岐鎮改設石岐市
3.原漁民縣改稱珠海縣
4.原連山、連南二縣合并設置連南瑤族自治區
5.梅茂縣撤銷并入吳川縣
6.赤溪縣撤銷并入臺山縣
7.原由海南行政區直接領導的陵水縣、崖縣劃歸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
廣西省:
1.原鎮邊縣改稱睦邊縣
2.原龍勝縣改設龍勝縣各族聯合自治區
西南區:
四川省:
1.原茂縣專區改設四川省藏族自治區
2.原懋功縣改稱小金縣
3.原靖化縣改稱大金縣
4.原阿壩地區改設阿壩縣,縣人民政府駐阿壩
5.原四土地區改設四土縣,在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前,暫用四川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事處名義
6.原黑水地區改設蘆花縣,縣人民政府駐蘆花
7.由松番縣部分地區設置南坪縣,縣人民政府駐南坪
8.原若爾蓋地區改設若爾蓋縣,縣人民政府主周傘
9.大竹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達縣、南充、萬縣三專區
10.眉山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樂山、溫江二專區
11.廣元專區撤銷,原轄縣分別劃歸南充、綿陽二專區
貴州省:
1.原臺江縣改設臺江縣苗族自治區
2.原平越縣改稱福泉縣
3.原丹寨縣改設丹寨縣苗族自治區
云南省:
1.昆明縣撤銷并入昆明市
2.原彌勒縣改設彌勒縣彝族自治區
3.原普洱專署遷駐思茅先后改稱思茅專區
4.六順縣撤銷并入思茅縣
5.由瀾滄縣部分地區設置瀾滄拉祜族自治區,寧江縣撤銷,原轄區一部并入
6.武定專區撤銷并入楚雄專區
7.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轄區范圍除包括原屬思茅專區的鎮越等四縣外,尚轄江城、思茅、及原寧江、六順等四縣各一部
8.德宏傣族景(加單人旁)頗族自治區轄區范圍除包括原屬保山專區的潞西、瑞麗、隴川、盈江、蓮山、梁河等六縣外,尚轄騰沖縣之盞西區
9.原梁河縣傣族荊濮族聯合自治縣改設梁河縣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1954》(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編,人民出版社出版)(原書無變更時間)
一九五三年全國行政區劃統計表
(截至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表1-1
大區省,中央直轄市專區及相當于專區的單位市縣及相當于縣的單位市轄區區鄉(行政村)
全國六大區
內蒙古自治區
西藏152專區
7行政區
3盟
14自治區
1工礦區
1地區1502023縣
37自治區
54旗
38宗
1中心區
8區
5鎮
4礦區
1工礦區
1特區
1特別區79418,930225,884
華北2市
3省18專區
2自治區17269縣
17旗
3鎮
2礦區841,96520,725
內蒙古自治區1行政區
3盟47縣
31旗
1自治旗63032,847
東北7市
6省1專區
1自治區16156縣
7旗
1自治區
1礦區1701,95028,976
西北1市
5省26專區
3自治區14270縣
16自治區
1中心區
6區
1礦區2712,33616,144
華東1市
6省41專區
1工礦區38412縣
2區
1鎮
1特區2314,15449,214
中南2市
6省32專區
6行政區
3自治區44525縣
6自治區
1工礦區
1特別區1575,36076,999
西南1市
4省34專區
5自治區
1地區17384縣
13自治區
38宗
1鎮752,86230,979
西藏資料暫缺
注:1.市轄區總數內包括中央直轄市的區186個(下同)
2.縣及其相當行政單位共11種,計2,173個
3.合計欄37自治區內包括1自治旗
表1-2
省、中央轄市專區及相當于專區的單位市縣及相當于縣的單位市轄區區鄉
華北區
北京市 13 333
天津市 13 127
河北省10專區11 147縣
1礦區351,02011,496
山西省6專區4103縣
1鎮156786,916
綏遠省 2專區
2自治區219縣
17旗
2鎮
1礦區82671,853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1行政區
3盟47縣
30旗
1自治旗63032,847
東北區
沈陽市 29 552
旅大市 12縣1318360
鞍山市 9 101
撫順市 9 204
本溪市 15 244
長春市 15 223
哈爾濱市 9 64
遼東省 526縣282685,640
遼西省 320縣
1旗132314,728
吉林省1自治區221縣
1旗93653,878
松江省 332縣
1礦區82944,126
黑龍江省1專區139縣
2旗84674,726
熱河省 116縣
3旗
1自治區53074,130
西北區
西安市 12 66
陜西省8專區395縣
2區108406,400
甘肅省8專區
1自治區467縣
7自治區
1礦區246765,650
寧夏省1自治區213縣
2自治區1079515
青海省1自治區116縣
7自治區
4區4226765
新疆省10專區479縣
1中心區115152748
華東區
上海市 30 131
山東省11專區
1工礦區9127縣
1區
1鎮
1特區471,47816,578
江蘇省8專區1269縣648479,764
安徽省7專區668縣317639,880
浙江省7專區781縣
1區385715,977
福建省8專區467縣214956,884
臺灣省資料暫缺
中南區
武漢市 9 142
廣州市 10 156
河南省9專區12117縣
1工礦區421,11515,916
湖北省6專區475縣1083611,948
湖南省4專區
1行政區
1自治區986縣3195015,952
江西省6專區682縣
1特區167839,727
廣東省5行政區
1自治區896縣
1自治區1690013,000
廣西省7專區
1自治區569縣
5自治區2377610,158
西南區
重慶市 6 51
四川省12專區
1自治區9145縣361,35413,599
貴州省8專區275縣
4自治區55476,542
云南省12專區
2自治區5119縣
8自治區
1鎮2778110,067
西康省2專區
2自治區
1地區145縣
1自治區
38宗1180720
西藏
西藏資料暫缺
注:1.旅大市市轄區內包括旅順市6個區
2.全國共有市164個,包括中央直轄市14個,省轄市131個,專署轄市18個,自治區(延邊)轄市1個
3.據54年地圖出版社修訂6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西藏分3部123宗
表1-1、1-2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編,人民出版社1954年4月1版
表2-1
行政區省級行署專區級市縣級
全國30省,14直轄市
1自治區,1地方5行政區,1行署區,156專區
13自治區,3盟,3部,1礦區
1工礦區,1特區116省轄市
19專轄市1941縣,76旗,16自治區
12鎮,151宗,4區
工礦區,1礦區,1中心區,1特區
華北3省2市18專區,2自治區,1礦區13省轄市169縣,17旗,11鎮,1礦區
東北6省7市1專區,1自治區14省轄市155縣,7旗
西北5省1市32專區,2自治區14省轄市280縣,1旗,12自治區,2區
1中心區
華東6省1市41專區,1工礦區25省轄市,8專轄市411縣,2區,1特區
中南6省2市5行政區,1行署區,32專區
3自治區,1特區44省轄市531縣,4自治區,1工礦區
西南4省1市34專區,5自治區6省轄市,11專轄市388縣,1鎮,28宗
內蒙古 3盟 7縣,31旗
西藏 3部 123宗
表2-2 省級行署、專區級縣級市
河北省10專區,1礦區 147縣,8鎮7省轄市
山西省6專區 103縣,1鎮4省轄市
綏遠省 2專區,2自治區,1中心旗19縣,17旗,2鎮,1礦區2省轄市
內蒙古自治區1行政區,3盟7縣,31旗4省轄市
遼東省 26縣5省轄市
遼西省 21縣3省轄市
熱河省 16縣,4旗 1省轄市
吉林省 1自治區 21縣,1旗 1省轄市
松江省 32縣3省轄市
黑龍江省1專區39縣,2旗1省轄市
陜西省8專區95縣,2區3省轄市
甘肅省8專區,2自治區68縣,6自治區4省轄市
寧夏省13縣,2自治區2省轄市
青海省6自治區25縣,1旗,4自治區1省轄市
新疆省10專區79縣,1中心區4省轄市
山東省11專區,1工礦區127縣,1區,1特區3省轄市,6專轄市
江蘇省8專區69縣6省轄市
浙江省7專區81縣,1區7省轄市
安徽省7專區67縣5省轄市,2專轄市
福建省8專區67縣4省轄市
臺灣省
河南省9專區117縣,1工礦區12省轄市
湖北省6專區75縣4省轄市
湖南省4專區,1行署區,1自治區86縣9省轄市
江西省6專區,1特區82縣6省轄市
廣東省5行政區,1自治區97縣,1自治區8省轄市
廣西省7專區,1自治區(行署級)74縣,3自治區5省轄市
貴州省8專區79縣1省轄市,1專轄市
四川省12專區,1自治區145縣2省轄市,7專轄市
西康省2專區,2自治區46縣,28宗1省轄市
云南省12專區,2自治區118縣,1鎮2省轄市,3專轄市
西藏地方3部123宗
表2-1、2-2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地圖出版社1953年12月修訂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