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12年11月19日 07 版)
當前,我國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領導干部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戰略決策,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必須重視培養和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原則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把握戰略思維的主要特點
戰略思維是關于實踐活動的全局性思維,它要求思維主體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抓住重點、統籌兼顧,立足當前、放眼長遠,防止和克服片面性。戰略思維主要有以下特點。
整體性。事物作為整體,包含著許多部分;事物作為過程,包含著許多階段。事物的全局就是由各個部分與階段構成的有機整體和動態過程。戰略思維作為一種全局性思維,反映事物的整體性和過程性特點。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同志,必須注重考慮全局性與長遠性問題,善于把具體問題提升到戰略性、原則性的高度來認識和處理。整體性思維要求著眼全局、兼顧各方、把握重點、優化結構。
動態性。戰略思維不僅要求從事物的整體結構考慮問題,還要求從事物的動態過程考慮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注重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把握事物的發展態勢,預見事物的發展階段,注意各個階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為把握工作重點、推動事業發展、實現戰略目標創造條件。
開放性。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與合作。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必須以開放的眼光、開放的態度、開放的胸懷觀察和處理問題。應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在觀察形勢時通盤考慮國內形勢和國際形勢,在進行重大決策時綜合考慮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在開展工作時充分利用國內有利條件和國際有利條件,在處理問題特別是應對突發事件時綜合考慮國內影響和國際影響。
創造性。創造性是戰略思維的鮮明特點。情況是不斷變化的,我們既要重視知識、經驗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視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增強思維的創造性。特別是戰略謀劃和指導需要主觀能動性的充分調動,需要思維潛能的充分發揮,需要對以往經驗和傳統的大膽超越。創造性思維要求思維主體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本質,立足歷史與現實預見未來,綜合分析主客觀因素提出方略。
提高思維主體的能力素質
掌握和運用戰略思維,對思維主體的能力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努力學習和實踐,掌握科學的理論知識,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練就卓越的膽識意志,不斷提高通觀全局、駕馭全局的本領。
學習基本理論,掌握科學方法。講學習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是提高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戰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習應是全面系統的,包括自然、社會等各方面知識的學習,而最根本的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如實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群眾路線方法等。
端正價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運用戰略思維進行戰略謀劃,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遠大的理想志向和寬廣的胸襟氣度。一是國家至上,人民為本。以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為根本價值取向。二是志向遠大,作風務實。既要以崇高的理想喚起廣大人民的奮斗熱情和創造精神,又要以求真務實的理性態度科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是全局在胸,深謀遠慮。既要對整體中的每個部分有精到的分析,又要對各個部分的相互聯系有綜合的把握;既要對當前的形勢和任務有明確的認識,又要對未來發展有深遠的謀劃。四是集思廣益,多謀善斷。要善于集中群眾智慧,總結群眾實踐經驗,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就解決某個問題拿出多個方案,從中選出最優方案。
鍛煉卓越膽識,磨礪堅強意志。運用戰略思維進行戰略謀劃和決策,也是對人的膽識和意志的考驗。戰略思維的運用不是一種純粹方法論意義上的固定程序,而是帶有個性色彩的思維與決策藝術。戰略對抗既是智力的競賽,也是膽略和意志力的較量。戰略家既要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見微知著、精于計算,又要意志堅強、有膽有識,有為理想而奮斗獻身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既要充分利用既有條件,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常懷憂患之心,增強機遇意識。在戰略謀劃與實施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戰略思維是面向未來的,但未來之事有許多是難以預知的,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因此,思維主體要有憂患意識,常存戒懼之心,絕不能盲目樂觀。在進行戰略謀劃時,要做好兩手準備,以積極的態度作深謀遠慮的思考,努力實現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
(執筆:楊信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