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毗鄰廣東的安遠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南部,是中國客家小吃之鄉、中國楹聯之鄉、中國臍橙之鄉,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84.3%。縣內有兩座名山、兩個源頭,即東江源頭三百山、贛南采茶戲發源地九龍山;有3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即中國最大的客家方形圍屋——東生圍、永鎮廊橋和宋代無為寺塔。其中三百山是粵港居民飲用水東江的發源地,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首批森林康養基地。
安遠養眼養肺又養膚養胃,養心養神更養情養人。近年來,安遠縣以三百山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著力打造“金山銀山三百山”生態康養旅游品牌,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加速文化旅游產業提檔升級,全力書寫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安遠答卷。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安遠縣充分發揮區位、生態優勢,全面奏響全域旅游交響曲,以生態旅游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提質升級 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2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印發,提出要建設康養休閑旅游勝地,其中包括支持安遠三百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三百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境內山高谷幽,森林覆蓋率達98%,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極高,被國家氣象局評為“中國天然氧吧”。
近年來,安遠縣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十分注重三百山的生態保護與開發。安遠縣圍繞生態資源保護更加有力、旅游通景公路更加快捷、景區內部游線路更加優化、旅游服務功能更加完善的目標,編制三百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規劃等系列規劃,舉全縣之力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努力把三百山打造成“贛州第一名山”。
自2017年9月起,安遠縣對三百山景區實行全封閉建設,至今投入資金約11.9億元,實施了包括道路建設、游覽體系建設、服務設施建設、景區環境建設等在內的40余個創5A景區建設提升項目。景區開發了福鰲塘、九曲溪、東風湖三大游覽區,建好了能互相連通的南北兩個山門,游覽面積擴大了4倍;新建了玻璃天橋、玻璃棧道、玻璃眺臺等人文景觀,豐富了游客游覽的新鮮體驗;景區景點之間新建了電瓶車道、懸空棧道、游步道、背包族徒步道等環線,開通了游船航線,方便游客通行于各個景點。N廠手表官網nbfactories.com/
同時,圍繞完善三百山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實施了三百山索道項目、東江源溫泉度假區二期、映翠湖房車露營基地、浪馳戶外越野公園、東生圍圍屋群文化旅游區和東江源濕地公園、西街壩民俗古街等安遠縣“旅游提升攻堅戰”重點推進項目,經過三年多的精心改造和建設,三百山景區旅游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提升,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自2019年8月重新開園后,景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玩,護源石、福鰲塘、玻璃天橋、玻璃棧道等旅游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
安遠不遠 特色旅游“兩天半”
從單一景區到全域旅游、從單一產業到多元發展,如今,安遠鄉村游、文化游、生態游、康養游正全面開花,全域全景美如畫。
為了充分挖掘旅游資源、提升旅游品質、助力鄉村振興,安遠堅持規劃先行、抓好頂層設計,先后編制了《安遠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等規劃文件,為全域旅游發展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安遠以全域旅游為引領,以“兩天半”旅游圈為核心抓手,將旅游特色元素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以山水風光、歷史、生態、休閑為主題,加強旅游業與農業、文化、體育、康養等相關產業的有機結合,拓展旅游產業鏈,實現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旅游+體育”通過舉辦東江源·三百山國際馬拉松大賽和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職業聯賽,進一步提升安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舉辦東江源·三百山旅游文化節、海峽兩岸美食節等,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安遠農產品知名度。同時,安遠縣大力實施“旅游+現代農業”“旅游+美食”“旅游+養老”“旅游+研學”等多元化業態,用旅游產業發展引領全縣各項產業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