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們村的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子,非常聰明,懂事,學習成績也非常棒,在學區里前三名,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的媽媽走了,爸爸外出打工去了,他跟著爺爺奶奶。
這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再也沒有完成過。
最主要的是,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和同學打架,不怎么說話,總是沉著臉,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孩子穿的也不像以前那么干凈了,總是臟兮兮的,看上去很邋遢。
老師很著急。找他談話,對他進行心理疏導,他答應的很好,不打架了,好好學習。可是就是做不到。去找他的奶奶,老人說,孩子總是玩游戲,說不聽,管不了。
我和這位老師是鄰居。這位老師還告訴我,她一直在想辦法幫助孩子,很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孩子的成績下降是小事,也許,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創傷無法彌補。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尤其是幼小的孩子,承受不住這么大的打擊。跟著媽媽還好些,尤其是跟著爸爸,沒有了母愛,孩子是多么孤獨寂寞,從而變得孤僻,內向,甚至怪異。
可是,太多的夫妻,不會為了孩子而不離婚。大人們在追求個人幸福的時候,以孩子的幸福為代價,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