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17-03-30
具體如下:1。 大棗 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安中養脾、養血安神。《本草備要》記載 大棗可“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 十二經,和百藥”。 《食物本草會纂》記載大賽“久服輕身延年,補中益氣堅志、強力, 除煩悶,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 大賽不僅對脾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朋友,可以煮粥食用或者切碎 晾干泡水、代茶飲。 大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飲用,對緩解胃寒、胃痛等癥有很 好的療效。 2。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經、肺經、腎經。生山藥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常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咳喘、腎虛...全部
具體如下:1。 大棗
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安中養脾、養血安神。《本草備要》記載
大棗可“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
十二經,和百藥”。
《食物本草會纂》記載大賽“久服輕身延年,補中益氣堅志、強力,
除煩悶,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
大賽不僅對脾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朋友,可以煮粥食用或者切碎
晾干泡水、代茶飲。
大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飲用,對緩解胃寒、胃痛等癥有很
好的療效。
2。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經、肺經、腎經。生山藥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常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帶下、尿頻等癥;熟山藥能補脾健胃,
常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等癥。
總的來說,補陰宜用生山藥,健脾止瀉宜用熟山藥。
下面推薦兩種山藥的吃法:
(1) 生山藥以湯匙刮成泥,煮熟,配熱飯吃。經常食用最能養胃補虛。
(2) 山藥藤上所結的小山藥煮熟后去皮,加少量的糖,在睡前食用,可以止夢遺,
兼補腎健胃。
將山藥洗凈切塊,加排骨、蔬菜煮
成湯,可健胃補脾,促進身體長高,小孩子適宜
常吃。另外,山藥還具有養顏美容的功能,幫助
女性朋友美白又補鈣。
3。 葡萄
葡萄性平,味甘酸,具有補氣血、強筋骨、
益肝陰、利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煩解渴
等作用。
現代醫學則認為,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所以非常適合于脾胃虛弱、 葡萄
咳喘、胃痛、貧血、肝炎病人和孕婦食用。據說,每天飲用紅葡萄酒15毫升,2 - 3次,
可暖胃解痙,祛寒止痛,促進消化,有益心臟。
但是,容易腹瀉的人要少吃葡萄,否則
容易拉肚子。
4。 甘蔗
甘蔗性味甘平,具有止渴生津、消痰止咳、解酒除煩、清虛熱、止嘔吐之功,適于
病后體虛、胃腸虛弱者。用新鮮的甘蔗汁1杯,生姜汁少許,和勻后一次性喝下,可改
善胃病所致的嘔吐或脾胃虛弱。
尤其是神經性胃炎或慢性胃病所致的反胃,效果更好。
5。 香蕉
香蕉性味甘寒,有清熱、生津止渴、潤肺滑腸的功效,可以潤便、潤腸、降血壓。
中醫認為“甘易肉腫”,因此像香蕉等太過甜的食物,對正有扭傷的人不適合,應等痊
愈后再吃,否則會更嚴重。
但香蕉要少吃,吃多了容易脹氣,尤其是糖尿病人、肥胖的
人更要少吃。
在生活中,人們普遍認為,“甘味”食物就是甜食。殊不知,這里面還包含有許多門道。
中醫里的“甘味”還可分為“甘溫”和“甘涼”。
屬于“甘溫”的藥物或食物有:面粉、糯米、南瓜、蓮子、芋頭等,適用于陽氣不
足的人;對陰氣不足的人來說,最好選擇那些“甘涼”的
藥物或食物,比如綠豆、絲瓜、冬瓜、茄子、白菜、黃瓜等。
對于脾胃來說,也各有適合他們的滋補之法。
我們知道,
“脾為陰土” “喜燥而惡潤”,因此要治脾病,可多選擇“甘溫”
以助其升;而“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因此在治胃病時,
最好多選擇“甘涼”以助其降。
當然,養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
不論是甘味食物,還是甘味藥物,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
情況選擇,每個人的體質,選擇也不同。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