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美味小黑魚:一種看似很兇惡的小海魚,大連當地人叫它黑魚,味道很鮮美。其學名是黑鮶魚又名黑寨、黑頭、黑石鱸、黑老婆。這里的人最喜歡用它來燉湯,黑魚的肉質緊實只有一根主刺,很適合老人孩子吃。用這種魚燉出的湯汁奶白色,營養豐富。不過要燉好這海魚湯,去腥則是關鍵的步驟,否則腥味濃重是很難下咽的。
大連的黑魚是很受大連人青睞的,不過外地人就很難消受了,畢竟人是以視覺為第一判定好惡的。但要吃過這種魚的人就不會再被外表所迷惑的。在海邊人們更青睞魚釣上來的魚,而不是用網打上來的魚。究其原因,自是釣上來的魚更鮮美些,至于為什么會更鮮美,釣魚的人會解釋為既然能咬鉤的魚,是比較健康且健碩的魚~趕著下午2點之前,看著漁船歸來選上幾條今天新打上來的黑魚回去燉上一鍋,也是一件美事。
如何選擇新鮮的魚:出海歸來的人們會將一大堆的魚堆在一起,再用極快的速度將它們分類擺放在攤位上。速度之快讓人難免懷疑是否分的準確。但這種懷疑似乎是多余的~
1.看眼睛識鮮魚:看魚是否健康新新鮮,只要看看魚眼是否是明亮,透明的。新鮮的魚眼睛都是明亮清澈的。渾濁干癟的眼睛說明魚已經不新鮮或者生存的地方受到污染了。
2.看魚肉彈性識鮮魚:新鮮的魚用手按壓后手感緊實,并且當手離開魚身后,魚肉會很快恢復原狀。否則魚肉松軟沒彈性,按壓后有手印很久不散,說明魚已經不新鮮了。
3.看鱗片識鮮魚:鱗片完整均勻,形狀規則,沒有脫落的說明魚很健康新鮮。否則魚鱗出現異狀,大小不均勻說明魚受到了污染。魚鱗脫落說明魚不新鮮或有病了。
4.看魚鰓識鮮魚:新鮮的魚,魚鰓是鮮嫩的紅色,表面光滑均勻的。因為魚是通過鰓呼吸的一旦海水受到污染,最先產生變異的就是魚鰓,魚鰓會不光滑,顏色也會發暗紅或紫紅色。
燉黑魚:
小黑魚4條800克,蔥1棵,姜1塊,蒜6瓣,鹽,雞精,糖適量,醋適量,食用油,花椒,八角。
制作方法:
步驟1.
將小黑魚清洗干凈,去掉上面的鱗片,鰓和內臟。再次用清水清洗干凈,撈出控干水分,備用。
步驟2.
鍋中倒入多些的油,油溫7成熱,下入清理干凈的小黑魚,煎制,待一面定型后翻另一面煎制。待兩面煎至金黃定型后,撈出控干油脂,備用。蔥切成馬耳狀,姜切片,蒜拍碎切丁,備用。
步驟3.
鍋中留少許的底油放入炸好的魚,開火將鍋燒熱淋入適量的醋稍作烹制。再加入蔥,姜,八角,花椒,鹽,糖,適量的清水,大火將湯汁燒開,轉成小火燉煮,至湯汁濃稠。
這樣一份鮮香入味,湯色奶白的燉魚就做好了。營養又下飯。
做魚不腥的三個技巧:
1.魚的清洗要徹底:在清洗魚時要注意將魚鰓徹底清除干凈,還要將內臟和血水一并反復清洗干凈。最重要的要將腹部的黑色薄膜處理干凈。這是做魚不腥的第一步。
2.燉魚先烹醋:在煎好魚后,燉煮之前先用醋淋入熱鍋中,這樣腥味會隨著醋的蒸發,被帶出去。
3.開蓋燉魚魚不腥:在燉魚時要一直開蓋燉,這樣在高溫的作用下魚中的腥味物質會隨著蒸發掉,做出來的魚就不會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