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說過:人不是單一的或好或壞,每個人都是高尚與平凡、善良與邪惡的混合物。
毛姆還說過: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并存于同一顆心靈里。
人都是很復雜的動物,每個人的品性都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東西,而不是一個恒定不變的東西。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沒有任何時候都是好人的人,也沒有任何時候都是壞人的人。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是好人,是因為他大多數的時候都在做好事,但是不能排除他沒有做過壞事,也不能排除他以后不會做壞事。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是壞人,是因為他大多數的時候都在做壞事,但是不能排除他沒有做過好事,也不能排除他以后不會做好事。
如果我們認為好人就肯定只會做好事,壞人就肯定只會做壞事,那就錯了。人性就像河中的水流一樣,是一直在不斷變化的,可好可壞,時好時壞,變幻莫測,受各種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
一個人可能有時候是好人,有時候是壞人,有時候做好事,有時候做壞事。
這個世界是一個混沌的世界,是一個灰色的世界,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
人沒有善惡之分,只是有的人善多一些,有的人善少一些,有的人惡多一些,有的人惡少一些,有時候一個人的善多一些,有時候一個人的善少一些。
所以,不要把一個人想的太好,也不要把一個人想得太壞,不然會吃虧的。
一個孝敬父母,愛護孩子,對朋友鄰居友善的人,有時候可能因為氣憤或沖動而殺人。
一個殺人犯有時候也會一時善良地幫助他人。
一個事業有成的謙謙君子有時候可能會去嫖娼;一個嫖娼的人有時候會為了解救被迫害的未成年女孩也會毅然選擇報警。這種事情在新聞上經常可以看到。
我們往往希望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確定的和固定的答案,但是這個世界往往是不確定的和變化的。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只“薛定諤的貓”,這只貓處于什么狀態都是未知的,都是有一定概率的。
面對一大筆金錢放在眼前自己會不會動心,情況是未知的,取決于金錢數目有多大,自己的處境是什么樣的,自己內心的道德斗爭有多激烈。
面對一個絕世美女的誘惑自己會不會動心,情況是未知的,取決于美女的誘惑有多大,自己的欲望有多強烈,自己內心的原則有多堅定。
面對一個面目可憎的人的侮辱會不會暴怒,情況是未知的,取決于侮辱有多嚴重,自己的憤怒有多強烈,自己內心的理智有多清醒。
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事情都有概率發生的,只是概率的大小不同而已。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理智地立體地看待這個世界,不以言廢人、不以人廢言,不給人貼固定的標簽,用概率的和變化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
我們還要夯實自己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爭取做到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可以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做到孔子說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在窮困落魄時始終可以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小人在窮困落魄時就會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