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有很多詆毀李小龍的言論,有人說李小龍沒有任何實戰視頻,只是一個武術理論家;有人說李小龍只是一個電影演員,根本沒有功夫;還有人說李小龍就是被神話的人物,甚至有人說李小龍連李景亮都打不過!最讓人煩的是有些人還故意夸大其詞說反話諷刺李小龍!
其實李小龍是有實戰視頻的,只是不多,但是李小龍沒有上過擂臺跟人比武倒是真的,可能很多人覺得擂臺上的比武才是真正的實戰吧。至于李小龍為什么不打擂臺比賽?我想說的是,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是不屑于于炫耀自己的,以李小龍當時的地位,他不需要通過打擂臺比賽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增加自己的名氣和影響力,更不需要通過擂臺比賽賺錢!再說了,擂臺上的比賽就一定是真的嗎?前幾年不是有很多人在擂臺上表演得很厲害的樣子嗎,結果如何?名字我就不說出來了。
李小龍是一位演員,但是他首先是一名武術家,拍電影只是他的副業而已,李小龍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就已經在美國混出了名堂,開了武館,但是直到他三十二歲去世之前總共才拍了五部電影而已(其中電影《死亡游戲》只拍攝了一小部分)。
實際上,李小龍的功夫實力比電影中表現出來的還要厲害,在電影中李小龍跟很多高手的對打都是經過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戰勝了對手,而現實中李小龍可能不到一分鐘就可以打敗對手,只是為了達到拍攝效果才故意打了那么久!《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拍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為了拍好電影李小龍邀請兩位武術高手來增加看點,一位是韓國合氣道七段的黃仁值,他的動作迅捷 招式老到,有“左腿攻擊之王”的美稱,一位是世界職業空手道冠軍羅伯華爾,這兩個人身為武術冠軍,一開始其實并不愿意在影片中輸給李小龍,后來李小龍提出說,我們來真刀實槍的切磋一下,如果我贏了,你們就來配合我完成這部電影,一番較量之后,兩位武術冠軍對李小龍徹底心服口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小龍在電影中的打斗鏡頭都是經過放慢處理的,李小龍的動作快到一般人都看不清,《猛龍過江》中,李小龍對著鏡子出拳踢腿的速度的確非常之快,甚至都發出了聲音!李小龍對著鏡子出拳時,上衣都有輕微旋轉了!因為速度太快了,所以帶動了上衣的運動。 李小龍的動作非常快,快到看不清,所以拍電影時只好放慢膠片的速度.在拍攝的時候,李小龍和傲加達擂臺比武,李小龍有一個飛踢的動作,一開始攝影機是按照正常速度拍攝,但是出來的效果非常模糊,攝影師迫不得已將轉速調慢,以求“真實”。現在的動作片演員為了出效果,加特效、處理鏡頭、加快播放,而李小龍的卻要慢放,這說明什么,你們想想?看過李小龍電影的人應該都可以發現,李小龍電影中的打斗鏡頭在其他人的電影中是感受不到的,因為太真實了,李小龍在電影中當然也有演戲的成分,只不過是故意把動作速度變慢,好讓觀眾可以看清楚一點,提高觀賞性。不然真打起來大家還沒看清李小龍的動作對手就倒下了,就沒什么看頭了。李小龍是唯一拍電影需要慢放鏡頭功夫巨星,這就是李小龍實力的最好體現!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華人在美國社會是沒有什么地位的。但是李小龍憑借自己的功夫實力成為全美國青少年的偶像,并且成為好萊塢歷史上第一個華人演員,在全世界開創了功夫片的熱潮!如果李小龍沒有真材實料,你們覺得這一切有可能發生嗎?
李小龍是全世界公認的武術家,李小龍在世的時候就有很多武術高手經常找他指導,其中不乏各種世界武術比賽的冠軍,曾數次獲得美國空手道冠軍的喬·劉易斯就是李小龍的徒弟之一。至今仍有很多武術愛好者通過觀看李小龍的錄像來研究武術。
李小龍雖然是美國籍,但那是客觀條件決定的,李小龍在美國出生,在香港長大,當時香港還沒有回歸,所以李小龍擁有美國國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點沒什么好黑的。
而且,李小龍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電影里面,都是以中國人自居,兒子也取名為李國豪。一般人在提到李小龍時都會想起他是中國武術家,沒有人會把他當成美國人,他的功夫也被稱為中國功夫!可以說,李小龍是給我們中國人長了大大的臉了,是中國人的驕傲!
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磅(約181公斤)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只比泰森的500磅(約227公斤)低了一點,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約118公斤),泰森的體重接近200公斤,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約60多公斤)。這樣一個速度快到別人反應不過來力量又這么大的人想找到一個可以擊敗他的對手也是非常困難的。
李小龍不僅功夫難逢敵手,而且也是一位愛國者,我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黑他?至于有些人說的李小龍打不過李景亮之類的言論,我也不想跟他們理論,他們自己開心就好!
你們覺得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