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連梅飲的臨床運用
連梅飲的臨床運用
黃利興 發表于 2002年08月24日   

江西中醫學院98級研究生 南昌330006
  
  提要 江西名醫姚荷生先生自擬連梅飲,用以治療厥陰病變陰陽錯雜而虛熱偏重者,療效顯著。劉英鋒根據姚先生制方配伍特點,將連梅飲靈活運用于雜病,亦收到良效。文中舉述4則驗案以佐證。 
  我院已故名譽院長姚荷生先生,以《溫病條辨》連梅湯為基礎,聯系烏梅丸的厥陰治法,化裁一方--連梅飲(烏梅、黃連、炮姜、生地、黨參、阿膠、麥冬),用以治療厥陰陰陽錯雜而虛熱偏重者,療效斐然。我院劉英鋒老師,根據姚先生的這一學術創見,將連梅飲靈活地運用于雜病,亦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下文就他們在這方面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作一簡要介紹。 
  1 連梅飲的制方基礎 
  劉老師認為,厥陰為病以陰陽錯雜、虛風同挾寒熱而內擾臟腑是其主證的發病特點,但若撇開外因的影響,就厥陰本經固有的特點來說,其陰陽錯雜之中,不應以陽氣偏虛為主,而是以陰血偏虧為主;其寒熱同挾之中,不應以挾寒偏重,而是以挾熱偏重。因為厥陰肝臟本主風木,厥陰心包又稟心火之余氣,手足同經,風火相煽。故二經一氣,強弱從化之后,盡管以風為主氣,但到底含火較多。更何況厥陰中見少陽,通于相火,故厥陰風動,雖可同時挾寒熱,但更易從火化熱。又因為肝主藏血,體陰用陽,病則陰血易虧,陽氣易亢;心包亦與血脈相絡,病則易傷血分。更何況厥陰之經陰盡陽生,火熱易長而陰血難平,因此厥陰風動更易以陰血虧虛為前提。所以驗之臨床,傷寒病變傳至厥陰,因為外寒作用,傷陽較重,而誘導寒化相對較多,故而才有典型的烏梅丸證的形成(即陰陽錯雜、虛風挾寒較重者)。但從其寒邪為病,也會動火而挾熱、傷氣而及血的特點上,仍可看出其中風火相煽、傷陰耗血的內在傾向;至于溫熱病傳至厥陰,內外合熱,則不只是挾熱傷陰較重,簡直就會熱走極端,以致表現為純陽無陰的連梅湯證(見《溫病條辨》),故陰陽錯雜已較少見。唯于雜病中,不因外寒外熱的主導影響,才較多地顯示厥陰陰陽錯雜而虛風挾熱較重的固有特點,如內科之消渴、心悸,婦科之崩漏、郁冒等。若其屬寒熱虛實夾雜者,多與此證有關,連梅飲正是適此而生,且能在內、婦科雜病中發揮更加廣泛的作用。 
  2 連梅飲的立法配伍 
  連梅飲是由《溫病條辨·下焦篇》的連梅湯重用烏梅,加黨參、炮姜化裁而成。其基本方為:烏梅18-24g,黃連6-10g,炮姜3-6g,生地12g,黨參12g,阿膠9g(另烊),麥冬9g。 
  全方配伍,遵循《金匱要略》第一篇關于肝虛證“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以調之”的治則,重用烏梅為君藥,取其味酸,既能補其本體之臟,且又能酸斂熄風;生地、阿膠、麥冬甘涼咸潤疊進,重補陰血;黃連苦寒,合烏梅則酸苦瀉熱;炮姜性溫味焦苦,既能驅寒,又能監制養陰血藥之滋膩;黨參味甘益氣,培土以制木,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意。全方配合,其酸斂熄風、酸苦堅陰、辛甘助陽雖與烏梅丸同,但其側重酸苦瀉熱、甘潤養陰,則非烏梅丸所能及。 
  其與《溫病條辨》的連梅湯比較,連梅湯酸苦瀉熱、酸甘化陰雖然同樣可補烏梅丸之不及,但因缺少辛甘化陽之力,故僅能適用于暑熱深入少陰、厥陰而純屬虛熱的“消渴”、“麻痹”之證,若用于雜病之同挾虛寒者,則嫌其寒涼礙中。而連梅飲于酸甘之中佐以辛甘,大劑涼藥之中輔以微溫之品,則有養陰而不礙陽,清熱兼能制寒,這是本方又一獨到之處。另外,其用烏梅,貴在重用,這也與連梅湯大有不同,所謂酸藥輕用生津,重用乃能熄風。故二萬之差異已不僅是藥味之多少,而實有立法之分別。 
  3 連梅飲的運用舉例 
  3.1 厥陰風消 王某,女,52歲。1989年12月9日初診。 
  患“糖尿病”近10年,服多種西藥,血糖及癥狀仍不能控制,現仍口渴多飲,小便頻數,易饑而又不欲食,大便不結反溏,舌嫩紅、苔薄凈,脈弦細,左寸旺。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10余年,常有頭暈,視物略覺旋轉,易發胸悶心慌,間有耳鳴,西藥治療均不理想。以連梅飲加蒼術、淮山藥、夏枯草。7劑后口渴大減,食欲恢復,頭暈、心慌發作也見稀疏。繼守上法,調治30余劑,癥狀消失,血糖控制,其余病情也漸趨穩定。 
  按:消渴一癥,雖以肺、胃、腎三臟陰虛燥熱為其常例,而關乎肝風者也非少見。《內經》早有“風消”之名,而《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第一條就以厥陰提綱立論,可見風性鼓動,亦可消耗津液而成消渴。本例即是“厥陰風消”的一個典型病變。其消渴,心悸(即氣上撞心的表現之一),饑而不欲食,即顯示了厥陰提綱虛風內動,橫逆脾胃,上擾心包的發病特點,頭暈耳鳴、小便頻數也是肝風上沖下迫的應有表現,舌之嫩紅、脈弦細,則是其陰血先虧的本質特征,而大便反溏、陣發胸悶,又是其陽氣兼虛初露的苗頭。綜合全證,乃厥陰陰陽錯雜之中,虛風挾熱偏重。治法即當予酸苦堅陰之中,側重酸收熄風,酸苦瀉熱,酸甘化陰。故方選連梅飲加減即可適中而效。 
  3.2 肝風心悸 張某,女,65歲。1989年10月28日初診。 
  近幾年來,患者常發心慌心悸,情志不暢則發作更頻。發作之時,自覺伴有熱氣上沖面背,繼而汗出。西醫診斷:“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中藥曾服養血安神之品,效果不顯。最近更覺易疲勞,口較渴,但欲飲水而并不擇涼擇熱,胃脘常有饑餓感,納食尚可,時有頭昏,舌質紅稍暗、苔薄凈,脈弦細而沉。既往病史:素有輕度高血壓病史10余年,間發眩暈,若不及時住院用西藥控制,則會繼發嘔吐泄瀉,血壓進一步升高。辨證為厥陰虛風內動,上攻心包,熱多寒少。以連梅飲加牡蠣、丹參治之。7劑后,胃饑餓感大減,心慌心悸亦隨之減輕,仍乏力、多汗。繼以上方加五味子,服至20余劑,諸癥漸平,血壓穩定而基本告愈。 
  按:心悸一證,雖為心所主,但亦有它臟所及者,厥陰肝風內動,即可因手足同經關系而上擾心包,發為心悸。不過其心悸的表現,正如厥陰提綱所言,有“氣上撞心”的自覺特點。本例即是因于厥陰陰血偏虧,虛風挾熱偏重,上沖心包而發為心悸。故其不僅有熱氣上沖心胸以至頭面的特點,而且伴有渴欲飲水、嘈雜易饑等風消中土之癥,期間眩暈、嘔吐、泄瀉的既往病史,也無不與其風動較盛而上攻下迫有關。不過本病到底以虛風為主,其擾動范圍,以內臟為主,并不象實風內動那樣能外達周身肢末,出現四肢抽搐、頭項強直、角弓反張的外動顯癥,故辨證之時更須緊扣厥陰提綱,詳問病人之自覺癥狀,才能于錯綜復雜的內癥中,發現其“內動”之風象。治療之中,也不宜過分重鎮滋膩,一味寒涼,再損其已傷之中土,故選連梅飲為主方,酸斂熄風而能開胃,酸甘化陰而不礙陽,稍佐甘溫而能扶脾,則養陰熄風與扶土抑木,互相兼顧各得其所,取效方能有益而無弊。 
  3.3 肝虛嘈雜 蘇某,女,44歲。1997年8月6日初診。 
  素有心下嘈雜似饑,按之則舒,但不欲食,局部反喜熱敷,睡眠素差,半夜易醒,醒后難以入睡,夜臥則下肢覺灼熱而不欲蓋被,晝日則神倦少氣,大便時溏時硬,舌略紅而尖甚、苔薄凈,脈細左寸旺,余部沉,尺部按之弦。曾服黃連阿膠湯、酸棗仁湯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雖嘈雜略減,睡眠見好,但胃脘則飽脹,便溏則益甚,食欲則更差。即考慮為肝血素虧,虛風同時挾寒熱襲擾于心胃之間,予連梅飲加酸棗仁,加減調治月余,諸癥見退,飲食恢復而告愈。 
  按:本例嘈雜失眠更為虛熱所致,但從其嘈雜似饑而不欲食,夜寐不安而晝日倦怠,大便時結時溏,灼熱與喜熱敷同顯等表現中,也流露出虛寒的存在,故一味地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不免有損氣礙胃之弊。故從厥陰陰陽兩虛,風熱偏重立論,以連梅飲酸苦、酸甘為主,稍佐辛甘、甘溫,則治療能夠兼顧寒熱而無顧此失彼之慮。 
  3.4 烏梅丸后遺證 張某,女,35歲。1987年3月12日初診。 
  素有“胃病史”,近來發作頻繁,發時心下陣痛灼熱,渴欲熱飲不欲食,稍食則嘔惡欲吐,身惡塞,痛劇則四肢厥冷,舌淡紅、苔略黃,脈沉弦略數。請姚荷生先生會診,按厥陰陰陽錯雜證投以烏梅丸意(改湯),服3劑后心下疼痛大減,肢厥亦除,知饑欲食,脈沉見起,但續發身微熱,肌膚起癢疹,面紅,頭昏痛,口苦,咽微痛。姚先生提示:此為厥陰陽進陰退,陽復太過而風熱偏盛,改投連梅飲合金鈴子散加減,服5劑,諸癥漸平。 
  按:烏梅丸與連梅飲同主厥陰陰陽錯雜、虛風內擾之證,但由于錯雜之中,陰陽不僅有消長之偏,且有進退之變,故運用二方,不僅要根據虛風挾寒挾熱之偏重,陰血陽氣之偏盛偏虛加以對待選擇,也要注意從寒熱偏重之轉化,陰陽偏虛之緩急中加以聯系變通,尤其對厥陰陰陽錯雜而有厥熱進退變化者,此二方更是交替選用的基本方對。從本病例陰陽錯雜證用烏梅丸,后陽復太過而須以連梅飲善后處,也可看出厥陰病變陰陽動蕩善變的證治特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專題講座: 厥陰主風病機與烏梅類方活用
厥陰病的奧妙和烏梅丸之秘密
論柯韻伯對烏梅丸的發揮及臨床應用
以厥陰主風理論指導烏梅丸的推廣運用
(學習筆記)厥陰病的奧妙和烏梅丸之秘密。劉英鋒
烏梅丸治療肝風犯肺證的臨床運用--相關文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苗栗县| 景泰县| 渝中区| 兴宁市| 东海县| 博白县| 攀枝花市| 于都县| 吴旗县| 锦州市| 洞口县| 巫溪县| 长治市| 北碚区| 建瓯市| 栖霞市| 昌图县| 汪清县| 达孜县| 衡山县| 延寿县| 广安市| 岳西县| 那曲县| 怀集县| 文成县| 左贡县| 绥中县| 崇仁县| 英吉沙县| 上杭县| 镇安县| 建湖县| 鸡西市| 娄烦县| 翁牛特旗| 曲沃县| 精河县| 晴隆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