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幽幽,清芳無邊
作者: 沉石
神通八極的是酒,思聯(lián)四方的是茶。好酒可做俠客,愛茶方為隱士。
古之為士,或相忘于江湖,或濟世于廟堂。打馬紅塵,碌碌柴米,百事叢脞,為人忙,為己忙,忙里無念之暇,就沒了士的清雅,少了士的高古,自然就蕓蕓眾生了。
汲汲于紅塵萬丈絲縷薄幕的糾纏之中,蕓蕓眾生,三六九等,人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擅權(quán),有的貪錢,有的喜色,有的好賭,有的嗜文,有的黷武,有的善飲,有的樂食,有的愛動,有的悅靜,才有了紛紛他人,他人紛紛的世界。吾俗人一個,生來就無甚專長喜好,若非要附庸風雅,也象某些專家一樣,發(fā)掘考古,論證分析出一個能頗具代表性又能信服于人的興趣愛好,于我,卻是難而又難,難于上青天。我除與人們相同的吃喝拉撒睡之外,每日必重復的就是飲茶。干著朝九晚五的工作,每日起床,灑掃清除之后,泡一杯清茶,看綠葉在清水中蕩漾,任思緒在盈盈的茶香中氤氳,一天的生活就伴著淡淡的清香開始,如此看來,我也就算愛茶人中的一員了,但我這個愛茶人卻不是真正的茗中客,既沒有風云際會行走于江湖成為英雄豪杰江湖漢,因為江湖已同銹跡斑斑的青銅器一同深埋在秀美的河山里;又無治國匡世之才居權(quán)利之巔濟世于廟堂,因為廟堂已隨金戈鐵馬的記憶被鎖于故宮的幽深里。茶于我,只能是散淡之中盈握的一杯生活氣息,讓我在不咸不淡的時候若有若無地品咂。
紅塵滾滾,人生幽幽。生活幽幽。茶香幽幽,清芳無邊。
雅人文士把好茶叫香茗,飲茶就雅成品茗了。還講究什么茶道茶藝茶經(jīng)茶文化,把飲茶分為三個境界:一飲滌清迷;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飲茶就成了一種修行。萬物皆有道,心靜便是道。身處紅塵中,難逾三界外,借茶這凡俗之物,達到神清氣爽、物我兩忘、寵辱不驚的出世情懷,修行就在紅塵中。吾一紅塵俗務(wù)纏身整日為人忙為己忙的庸碌過客,自然不曉什么茶經(jīng)茶道茶文化,無暇體悟茶道空靈曼妙的層次和境界。我還是覺得喝茶這個叫法才親切,才大氣,才接上了家鄉(xiāng)那粗曠自在的地氣。豪情俠義,充盈丹田,神清氣爽,力量膨脹,酣暢淋漓。
茶香幽幽,清芳無邊,一香千年。
我的家鄉(xiāng)在西北黃土高原,祖祖輩輩,父老鄉(xiāng)親面朝黃土背朝天,行走在這貧瘠的溝壑殘塬上,用汗滴肥沃著禾下的黃土,生長著年復一年的希望,困頓匆忙,追星趕月,仰頭乞天,俯首叩地,只能勉強趕制出不饑不飽的日子,那還有閑情逸致小杯小碗,一洗二涮三等待地磨蹭上半天功夫,都是大杯大碗,一仰脖子,咕嘟嘟一大碗就下了肚,那種酣暢淋漓的痛快,連田間慵懶的禾苗都滋潤得紛紛挺拔了腰桿,把被日光擠壓得無精打彩的田野挺直成一片蔥綠,成就著豐收的念想。來,喝碗茶,緩緩勁!來,喝杯茶,提提神!這親切的招呼聲就是家鄉(xiāng)最鏗鏘最溫婉的勞動號角。
朋友來了有好茶。
家鄉(xiāng)的好茶就是濃釅熱乎的大碗茶。
家鄉(xiāng)是不種茶的,也不居茶馬古道,但也曾是秦隴之地的交通便徑。據(jù)上輩人講,在那人背馬馱的年代,家鄉(xiāng)還輝煌著呢!只是近些年來被一條條柏油路高速路給搶了風頭,暗淡無光了。這里曾是古絲綢之路的支道,由隴入秦的便捷通衢,販夫走卒,來往客商,都要在這里打尖補給,緩足精神后或上關(guān)中走長安,或過六盤去塞外,把一路的辛勞和風雨盤成充實的日子。家鄉(xiāng)人好客,吃飯喝茶都用粗瓷大海碗,那叫實在,大碗飯大碗茶,充實了客商南來北往饑渴勞頓的寂寞旅程。黑粗的大碗盛著同樣濃釅得發(fā)黑的大碗茶,咕嘟嘟一大碗下肚,多少個日夜的仆仆風塵就蕩然遠去了,風雨顛沛的旅途一下子就激情萬丈,漂泊的步履立馬就輕盈而堅定,商旅們的日子也就紅紅火火了。家鄉(xiāng)的車馬店也就紅火地生長,遍地開花了,父老鄉(xiāng)親的生活也就日漸豐腴,平常的日子就有了幸福的模樣。
茶香無邊,清芳來自陽光雨露。
對于這大自然恩賜的清芳,我只是從茶杯和街肆的茶葉店里看到過它孤寂的模樣,總沒有看過這寂寞的背后是怎樣的一種芳華的生命。前些年,有幸來到云貴茶鄉(xiāng),身臨其境,親近了它原初的芳澤。在那青綠逶迤綿延不絕的崇山峻嶺間,茶樹不高,多沒人腰。從山下一溝溝排去山頂,像犁鏵耕過的翡翠山,像九天掛了碧玉錦,期間鳥雀大都綠羽,鳴叫清麗,婉轉(zhuǎn)的嫵媚多情,再陡的山都被柔化。采茶的盡是女子,巧手翻飛得極快,寂靜的山便空靈而活潑。勞動的美樸素而自然,看得人笑瞇瞇甜蜜蜜。那些采茶女子還將這美的動畫配了音,讓閑著的嘴口吐蓮花。茶女音都不高,但脆,像附在茶樹上的靈氣,纏綿徘徊繞樹三匝,余音有股甜甜的回味,撼動人心,最后連同茶女汗?jié)鷿捏w香都沉淀在剛采集的新茶里,怪不得新茶里總有一股淡淡的女兒香,這原本就是勞動的積淀。
我對茶是后知而不覺,至今仍沒有什么超俗的體悟。喝茶也是參加革命,走上工作崗位后才有的事。我是學農(nóng)的,畢業(yè)后第一個工作自然是“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一個不通油路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連綿不斷的山梁溝峁挨挨擠擠,幾條小河被擠得九曲八彎,極不順暢,山峁溝岔、河谷水邊零亂地散落著全鄉(xiāng)幾千口男女老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河,卻沒有自來水,每天都要與轆轤和井對話,日子在單調(diào)中重復著。這轆轤打出來的井水沁涼甘冽,但水質(zhì)偏硬,飲后胃脘鼓脹,偏就是這濃釅的罐罐茶能消脹去噯,由初嘗苦口蹙眉到食后必飲,最后喜品其苦味里蘊匿的綿長幽香,“煮白石,泛綠云,一瓢細酌邀桐君”。每有閑暇,就一爐火,井水一壺,磚茶一塊,與一二知己,三五村夫,煮茶論英雄。前三黃后五帝,把綿長的寂寥投入熊熊的爐火中,看著輕飆的理想與爐火一起灰飛煙滅。爐火里燃燒的是柴草和心思,火爐里熬煮的是釅茶和淡泊,木犁下深翻的是黃土與思想。廣闊的天地,把淡淡的歲月煎熬成純青的信念,飲茶成了我入世的第一個輪回。一本永續(xù)的般若經(jīng)。清清淺淺,一唱千年。
后來工作幾經(jīng)變動,但飲茶的習慣卻已成自然,只是現(xiàn)在大都是開水沖泡,再也難以找回那爐火釅茶的散漫和從容。對茶的認知也只是形而學,唯書本論了。茶樹始于野生,最早尊茶樹為神樹,發(fā)展到家植始于唐宋,鼎于元明,工序精致,精工細作,論品分級,已是到了清代的事了。茶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商品交換流通貨,現(xiàn)在人對茶更是講究,視采集時令不同,其性級各異。清明春尖,清香潤喉,夏麗玉露,沁心透涼,金秋谷華,涼香回甜,銀霜太華,滋補養(yǎng)人。茶已與日益繁盛的養(yǎng)生需求對上了暗號掛上了鉤。酒醉了要茶去醒,飯吃膩了要茶去解,亞健康也可用茶去調(diào)理,稱茶為還魂湯倒也名至實歸。
我對茶的功用沒有過多的研究,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只能人云亦云了。我喝茶,是為解渴,更是喜歡那盈握一杯,清香入懷的閑適。
茶香幽幽,清芳無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