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然的詩意
作者:吳庸齋
清楚地記得多年以前的一個黃昏,我走在大蜀山南麓的公路上。只見一位中學生背著書包一邊看著周圍的景色,一邊吟詠著:“落日濺彩霞,羊鈴行暮歸……”
出于好奇,我問道:“這是誰的詩句?”他愜意且自豪地答道:“是我的,你看。”他指著遠處的風景。我一看:真的是落日濺起了西邊的彩霞,羊群叮當的鈴聲就像粒粒珍珠,撒落在暮歸的路上……
“老師教你們寫詩嗎?”我問。他開顏地點點頭,還從書包中拿出一本《古典詩詞欣賞》,翻到一頁讓我看這樣的句子:“只要你覺得詩中之情篤實,詩中之氣軒昂,并為古詩中雕瓊鏤玉的佳句而嘆羨,為絕倫的才情而感動,詩和詞就會成為你的知音,它就會使你遠離淺薄卑縮,陡長才智……
后來,我也從書店買回了這本書,并對照書上的理論頗有興趣地讀了一些唐詩宋詞。在這些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中,我感到我國古詩詞實在太絕妙了。吟哦之中,便可明悟李白之豪放,杜甫之憂郁,白居易之暢達,蘇東坡之雄渾,李清照之淡雅……這些詩詞所包含內容也異常地廣博。上到社稷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下到山水田園、花草魚蟲、衣食住行等,真乃無所不包。讀之既可使人觸類旁通地認識許多問題,也可在腦海中形成許多聯想,啟迪人的藝術思維。我想,那位中學生之所以能愉悅地見景生情出口吟詩,也一定是他愛讀詩所致吧。
讀了一些詩詞后,便也感到手癢了。那天與家人一起去包河公園劃船。女兒見片片荷葉相連著,其間還點綴著朵朵荷花,便央求我吟詩。我忽然想到漢樂府詩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句子,便出口道:“田田荷葉飄滿舟,點點荷花水上游……”大家聽后連口稱贊,我雖深知這樣的句子并不合詩的要求,但也其樂融融地沉浸在與大家一起歡愉的氛圍中。
也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女兒閑暇時也愛讀些詩詞,有時也寫上幾句。從她的作品中,我發現了我對她的影響。這大概就是魯迅行先生所說的“木匠的兒子早早認識錛鑿斧鋸”吧。雖然,我倆在這詩詞的領域中并沒什么建樹,但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心存的這份“與詩結成閨中伴”的悠閑雅興,便成了我們啟智悅心的精神享受。此不也印證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詩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