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做湯圓,端午做粽子,中秋做月餅。
今年的中國節過得很應景。
雖然身在海外,無法切身感受國內的氛圍,
不過能在吃的方面一飽口服也算滿足了。
況且對于做月餅這種需要花點功夫的活,平時還真的不會經常干。
所以要趁著中秋節做一把。
做完后給基督城的爸媽寄了一些去,也分了一些給翼的同事,我們自己留了幾個。
老外沒吃過中國月餅,據翼得到的反饋都是好評,尤其喜歡月餅的酥皮,一咬下去碎一地。。
小苜的家鄉在廈門,小時候吃慣了這種蘇式月餅。
尤其是每年中秋的博餅會上,一大盒月餅拆開后,就能看到碎開的酥皮。
月餅皮上大紅色的充滿喜氣的印章非常深刻。
最大的那個當然是狀元餅了,所有參與博餅的人都想博到那只。
博餅的習俗似乎只有閩南地區才玩。
不過后來越來越多的廣式月餅出現在市面上,華麗包裝,口味繁復,成了送禮的首選。
這種傳統月餅似乎在一夜之間low了起來。
其實就口味而言,我還是喜歡蘇式月餅。
那層層疊疊的酥皮,加上清新不膩的餡兒,
吃完后一手心落滿的碎餅皮,整理一下嗖的送進嘴里,這最后一口吃完才算圓滿。
當然,要記得泡上一壺清茶。
這樣的搭配最舒服,最悠哉。
這次做的是培根的咸口月餅。
新西蘭買不到金華火腿,于是我買了經過Manuka蜂蜜熏過的培根代替。
成品非常香,非常好吃的
培根如下圖所示:
這個培根已經片好,也沒有金華火腿那么咸,所以省卻了切片+泡水的環節。
而且帶有點兒蜂蜜的甜味,簡直是做這個月餅的首選。
拆包后上鍋蒸熟即可。
在這里想對同在海外的游子說,其實很多西方的材料都可以替代買不到的中國食材。
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加油吧:)
裝飾方面,翼用土豆給我刻了一只兔子印章。
于是,他本想給這個月餅起名為“花花公子月餅”,被我否決了。
乍一聽,這月餅變得好膩人,都不想吃了。。
家里的鐵觀音喝完了,不過有玫瑰茶也不錯。
解膩功效也好。
而且淡淡的玫瑰香一樣怡人。
《蜜熏培根蘇式小兔月餅》
(以下用料可做20個月餅)
月餅餡用料:
蜜熏培根 400g
中筋面粉:160g
蜂蜜:120g
白糖:30g
豬油:120g
鹽:適量
水油皮用料:
中筋面粉:260g
豬油:65g
白砂糖:100g
水:130ml
油酥用料:
中筋面粉:230g
豬油:115g
步驟:
1、將蜜熏培根蒸熟,瀝干油水后切丁,加入蜂蜜和白糖攪拌均勻后腌制2小時。腌制培根的時候將做月餅所需的豬油室溫軟化。鍋中擦干水分,不放油,倒入面粉中小火不斷翻炒至面粉微微泛黃并飄出香味,離火晾涼。
2、腌好的培根里加入室溫軟化的豬油拌勻后,加入炒熟的面粉,拌勻,嘗一下味道決定是否加點糖或者鹽。此時月餅餡就做好了。借助保鮮膜將月餅餡分成30g/顆,大概分成20顆。然后用保鮮膜蓋好,冷藏待用。
3、現在做水油皮。將面粉和軟化的豬油放在攪拌機里,慢速攪拌勻散后,一邊繼續攪拌,同時緩慢加入清水。然后攪拌機中速攪拌面團,直至成為一個表面光滑有彈性的面團。均勻分割成20份,每個25g左右,揉成小球,蓋上保鮮膜松弛15分鐘。
4、松弛水油皮的時候做油酥。將面粉和軟化的豬油放在一起,用刮刀刮、壓手法拌勻,用手將混合成團,不要過分攪拌,按壓成團即可。分成20份,揉成小球,每個18g左右。
5、取出一個水油皮,放手心壓成圓皮,中間放一顆油酥,用虎口慢慢向上推著包入,收口收緊。
6、按扁后搟開橙橢圓形,自上而下卷起來,蓋上保鮮膜松弛20分鐘。
7、松弛好的卷卷縱向搟成長條狀,自上而下卷起來,再次蓋上保鮮膜松弛20分鐘。此時取出冷藏的月餅餡,放在室溫稍微軟化一下。
8、將松弛好的卷卷對折,兩端向上捏緊,按扁,搟成面皮,包入月餅餡,同樣利用虎口的幫助,收口要收緊。
還有,預熱烤箱185℃。
9、包好的月餅收口向下放在案板上,輕輕按扁,在餅面上做點裝飾就能進烤箱了。
10、翼用土豆刻了一枚兔子印章,于是蓋章步驟就由他完成啦。最后將月餅送入烤箱,正面朝上先烤15分鐘,然后翻面烤10分鐘,再次翻面烤10分鐘,或至表面圓鼓鼓的呈現好看的顏色即可。冷卻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