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位大娘由女兒攙扶著來到武警總醫院眩暈病研究所門診。大娘說一周前早上起床時突然出現了眩暈,感覺天旋地轉,房子都要塌下來,自己象掉入深淵了一樣,這種感覺幾十秒就好了,這樣的情況這一周內頻繁發作。后來,經我科檢查發現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所致。給予相關治療后,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而像她一樣在我科就診的老年眩暈患者還有很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國外統計報告認為50%~60%的中、老年人發生過眩暈癥狀。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高發年齡為54~60歲。有相關報道說: 30-50歲BPPV患者占58.6%,55歲以上BPPV患者占35.9%。另外,老年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內科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隨著年齡的增加各器官功能減退,血管的彈性減弱,血管壁增厚,導致椎基底動脈硬化,供血不足,血管狹窄、扭曲多見,更易發生缺血缺氧,由此產生眩暈。在各種內科疾病影響下,眩暈的發生率相應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眩暈經常不是單一疾病引發的,往往有兩個以上的病因同時存在,如前庭周圍性眩暈與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頸椎病和高血脂病會發生在一個病人身上,但其中必有一個病因起主導作用,找出主要病因對治療確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