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這么一個新聞,深圳發(fā)生了一起慘案。
一個三歲女童被鎖車里數(shù)個小時,不幸死亡。
廣電臺觸電新聞新聞顯示:父母去打牌了,忘記孩子的存在。
有個小細節(jié),三歲女童在車里喝掉三瓶礦泉水。不知道她哪里來的力氣,擰開了瓶蓋。
底下有人評論:如果是手機忘記在車里,不出十分鐘就會回去拿。
而一個孩子,居然會被忘記。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考試,一陣寒意就涌了上來。
當然,我只希望這是少數(shù)父母。
很多人自從當了父母,有了孩子。眼里都是孩子,餓了,渴了,帶出門更是眼睛寸步不離孩子,都會把孩子照顧的很好。
但是我轉(zhuǎn)念一想,孩子不是植物、動物,他們在嬰幼兒時期,僅僅需要食物和水的供養(yǎng)。
而當他們慢慢的上小學、初中、高中,他們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他們需要認可和尊重。就像植物從最開始需要營養(yǎng)和水分,它們還需要光照。
等到他們上了大學,或者考研升博,留學、結(jié)婚、或者創(chuàng)業(yè),他們更需要的是金錢的支持。而不僅僅是,父母們?yōu)樗麄兗佑蛥群埃蘸翱谔枴?/p>
孩子不是小動物,有時候無聊的時候逗逗他們,讓我們自己開心。心煩的時候?qū)λ麄兇蠛鸫蠼小S械纳踔翏仐墶⑦z棄,或者致之不理。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留學生,回國后,問母親需要生活費,但是母親送他出國已經(jīng)花光積蓄。早已沒有額外的金錢。
最后這個人把他的親生母親給殺死了。
一邊是巨嬰高材生,一邊是含辛茹苦的母親。
母親死亡,兒子進監(jiān)獄。
孩子無條件的索取,母親麻木的全全給予,等到自身再不能為孩子提供一絲養(yǎng)分,孩子就會像一個吸血鬼一樣的把你的身心抽空。
甚至有的孩子觸犯法律,有違道德,弒殺至親。
我們世界還是和平的人多一些,好人也更多一些。社會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黑暗。
養(yǎng)育孩子這條路,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當我們在身體層面或是大腦層面產(chǎn)生某種情緒感受時,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生成一種化學物質(zhì),叫作“勝肽”,隨著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被細胞周邊的上千個感應器所接收。久而久之,感應器對某種勝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會產(chǎn)生饑餓感。
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氣的話,你的細胞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發(fā)脾氣
那孩子發(fā)脾氣,我們可以做的是在情緒上要給孩子無限的支持和認同。
這不代表我們慣孩子,寵孩子。
而是說只是去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去阻止或是否定,但行為規(guī)矩還是要遵守的
之前讀了小鄧律師的一篇文章《打小孩也是可以的》
她在文中有個很有趣的觀點,當她的大寶不聽話的時候,她告訴大寶要打他,大寶說,打就打吧。
后來她只打了三下,并告訴大寶:我們家的家規(guī)就是“只打三下”
以上舉了一個小例子,你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家規(guī)。
當然在這里,我提出這個觀點,是希望大人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些規(guī)章制度。
古人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
我們家長可以制定懲罰與獎勵制度,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需要孩子情緒爆發(fā)的時候,先接納,站在他的立場了解事情,然后發(fā)表看法,最后請求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可以參考一下昨天的那篇文章語言,人類溝通最基本的要素
獨立分為三部分:人格,精神,經(jīng)濟
你知道嗎?天底下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一個人的命活多長,是老天的事,一個母親再怎么努力去保護孩子都是無法與天命抗衡的
我們對孩子干預、阻止,讓其產(chǎn)生壓力,不如適量的提醒,讓其順勢生長。
遇到事情多溝通,切記情緒先行,和孩子共同解決,培養(yǎng)一個內(nèi)心獨立、生存獨立的孩子。
最近網(wǎng)絡(luò)很流行雞娃這個說法。
“雞娃”是網(wǎng)絡(luò)流行詞,指的是父母給孩子“打雞血”,為了孩子能讀好書、考出好成績,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讓孩子去拼搏的行為
而在國家“雙減”的教育模式下,很多父母從雞娃變成了雞自己。
考各種證書,報各種培訓班,各種提升學歷。
勢必成為孩子的榜樣。話說回來,大多數(shù)人的起點都不高,我們也不一定能成為什么大人物,也不一定努力就能財務(wù)自由。
但是我們在自己的崗位做好一顆螺絲釘,默默付出。
端正態(tài)度,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積極向上,或者風趣幽默的家長。傳遞給孩子正能量。
這個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人能無師自通,我們可以從過往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也可以從視頻、書籍、各種網(wǎng)站學習。
有效的溝通,良好的教育,高質(zhì)量的照顧、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努力賺錢是一個成年人必備的技能,
雖然很多人說錢財是身外物,但是錢可以解決我們百分之九十的困難。
我是繩 系,感謝關(guān)注,感恩遇見!
福利:月閱讀計劃模板,需要的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