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金浩 生于山東臨清金郝莊(西南園子),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花鳥畫碩士研究生畢業。2006—10學年就讀于聊城大學美術學院,師從金增友教授;2012—15學年攻讀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碩士學位,進行花鳥畫創作研究,師從雷家民教授。曾參加全國各類大型美展并獲獎,畫風古樸典雅,深得藏家們的喜愛。
其畫中含情,情中現景,一時四景,情景交融。畫中情緒的起承轉合不著痕跡卻能靈動共鳴,鳥兒的姿態,花草的伸展,都賦予了它們藝術生命的永恒。其線條如游絲,純美精致,圓潤流暢將花的豐盈鳥兒的靈秀點化的栩栩如生。在構圖上,力求不復古,不重今,開合有序,顧盼響應,注重氣勢的連貫和節奏的強弱。古樸典雅中透漏著細膩的情感,絢麗簡潔中透漏著時代氣息。
《大道不孤》入選第四屆山東省青年美術作品展“大地的文脈?學術100”全國巡展。(山東省美術家協會)。
《叢林幽谷》榮獲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二屆國際書畫藝術節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
《高仕圖》入選全國名家長卷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并被收藏。(中國文聯)
《悠遠的往事》入選上海東方美術館成立5周年,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并被上海東方美術館所收藏。(寧夏回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
《小城物語圖》在福建土樓*客家永定—全國書畫大賽中獲入選獎。(福建省美術家協會)
《冷雪圖》為“盛世丹青“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廈門創作中心)
《閑云野鶴》獲“國酒茅臺杯”中國共青團成立85周年書畫展優秀獎。(中央委員會宣傳部)
《關公造像》榮獲“鴻蒙杯”三國文化名家書畫大展優秀獎。(中國書畫報)
《秋坡生云煙》榮獲“戰國名相故里·大唐牡丹圣地”全國書畫大賽入選獎。(中國書畫報)
《花鳥四條屏》榮獲全國中國畫四條屏大展優秀獎。
《讀禪閑游圖》榮獲第三屆“正氣歌”全國書畫大獎賽作品展三等獎。
《曾經的夢》在全國首屆相中書畫電視大賽中榮獲銅獎。
《踏花生云煙》入選紀念辛棄疾逝世800周年國際系列活動。
《荀子壽山觀童趣》榮獲“荀子故里.神奇安澤”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
《四季物語》在紀念蘇洵誕辰一千周年第三屆東坡書畫藝術節全國書畫作品大賽二等獎,并授予“和諧中國優秀藝術人才”的榮譽稱號。
《舊夢》在畫圣故里喜迎新春中國書畫小品展榮獲金獎。
《物語圖》在首屆“華表獎”全國書法、美術作品大展優秀獎。
《四季物語》在紀念蘇洵誕辰一千周年第三屆東坡書畫藝術節全國書畫作品大賽二等獎,并授予“和諧中國優秀藝術人才”的榮譽稱號。
《秋坡生寒》榮獲第九屆中國興化“板橋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
《雅園圖》榮獲“汕頭杯”全國環保書畫大賽佳作獎。
《幽深小巷》在首屆展鵬杯全國書畫精品展中獲入選獎。
《青果》在2013年“金蛇狂舞——十二生肖全國中國畫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獲銅獎,中國書畫報社,2013年6月
花鳥作品,獲得山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類師生基本功大賽,三等獎,山東省教育廳,2013年6月
《秋林遠聲》獲齊魯研究生學術論壇——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論壇優秀獎,山東省教育廳,2013年11月
《江山物語》入選西安美術學院“2013·藝術的張力” 研究生美術作品展,西安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研究生會,2013年11月
《駿馬圖》在2014年“龍馬精神——十二生肖全國中國畫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獲優秀獎。
【作品鑒賞】
《碧山云霽圖》188x90cm
《大宋江山》180x90cm
《秋風清籟百鳥飛》200x200cm
《大道不孤》200x240cm
《秋豐》90x180cm
十二珠簾
那日,逾年未見的朋友忽然來信,相中幾幅作品,問其潤格多少,待一切商定完之后,提醒我附寄一本最新的畫冊,我意識到,是時候出本新畫集了,于是開始整理資料……
那一年余秋雨致力于創作《千年一嘆》,那一年我與書畫結緣,時光已過二秩,每一日的揮毫潑墨都飽含著激情,每一筆的精心點綴都蘊含著希望,回首往事,不禁想起郭六芳的《舟還長沙》:
儂家家住兩湖西,
十二珠簾夕照紅。
今日忽從江上望,
始知家在畫圖中。
當往事已遠,時空拉開距離,我才發現每一段的日常生活都是“美”的,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歡樂,還是悲傷…… 那夕照下的紅經珠簾造成的距離,加強了畫面的節奏與和諧。“隔簾花葉有輝光”,透過珠簾觀察世界,增強了它的光輝,呈顯出生命的華美。我在創作的過程中用這種思維去表達情感,“節奏”“旋律”“和諧”便更容易表現了。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生對一個畫家來說非常的重要,哲學求真,道德求善,藝術則求似與不似相統一下的“美”。一流的作品一定是“美”的,講究形似與神似的融合,再現與表現的統一,寫實與詩意的圓融,這些都要通過寫生去感悟,走進大自然,才能感知大自然。所以我在寫生的路上總是去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樣才能創作出屬于這里的作品。有一次在安徽查濟寫生,那里的人非常好客,也早已習慣了來來往往寫生畫畫的人,我與金元兄弟寫生歸來,途徑一小酒館,老板人很好,主動邀請我們進店品酒,先品那酒:桃花酒,青梅酒,桂花酒,竹葉青……杯杯醇香;再賞酒器,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各式各樣,自釀美酒配上各色酒器,創作的心境輔以淡淡的醉意,美不勝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夕照、燈光、酒香、輕霧……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所以每日寫生歸來,都在那坐一會兒,品一杯青梅酒,隔窗看看外面的人來人往……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蕭條淡泊,閑和嚴肅。“事外有遠致”,追求這種境界,在藝術上的創作神韻便油然而生,像玉一樣,“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內部有光采,卻是含蓄的光采,這種光采是極絢爛又極平淡的,作畫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一琴幾上閑,
數竹窗外碧。
簾中寂無人;
春風自吹入。
像塞尚的靜物畫一樣,幾個蘋果在那里靜靜安放,與這個浮華的社會,內心浮躁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群籟無參差,適我無非新”,天下萬物,五彩繽紛,在自然中去感知新的世界,新的靈魂,用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來,創作一定有創新,有自己的藝術語言。楚辭、漢賦、唐卡、王羲之的書法、吳道子的畫作、宋朝的瓷器,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美,我們都應該去學習,可學古不能泥古,我們更應該師法自然,勇于創新,“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一花一草,一樹一石都負荷著無限的深意,無邊的深情……
2019年5月清風夜雨 桐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