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切割木材。 原木切割以樹心為基點調平,原木兩側中心高度不能超過10mm,切割有裂紋的中心部位,必須使裂紋平放,割出的板材保證橫絲。 準備切割的原木 工作人員正在切割木材 第二步:蒸煮板材 蒸煮板材目的是為了軟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減小刨切時的切削阻力,并除去一部分木材中的油脂及單寧等浸提物。水煮、浸泡木材可以改變木材顏色;減小木材心、邊材色差;保持木材自然光澤;緩解木材初始含水率梯度差;降低木材干燥缺陷發生的機率,同時,煮過之后不容易開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 。 浸泡池內板材必須浸泡3個月,每20天換一次水,同時保持板材表面足夠的壓力,確保板材完全浸泡在水中 蒸煮爐正在蒸煮板材 工作人員在燒火 第三步:烘干板材 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生產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經過適當干燥處理后的木材,可以提高它的力學強度和木制品的尺寸穩定性;防止發生腐朽、霉變、蟲蛀及減少開裂、變形等降等損失;還可提高油漆著色的裝飾性和膠合力。 鍋爐內溫度必須控制在2~4個壓力內,工作人員每天必須對鍋爐進行排污1次,保持熱水系統應循環暢通,每小時必須詳細記錄鍋爐溫度,以便確定出爐日期。 公司烘干房 烘干房的板材堆放整齊有序 第四步:家具下料 選料、下料時,同件產品須保持顏色、花紋搭配一致并無白邊,特別是前臉面板保持顏色、花紋的一致。平料時必須用拐尺做標識,確保木料平整,必要時到指定作業區域用火烤后進行平整,平料時必須用拐尺做標識,確保木料平整,必要時到指定作業區域用火烤后進行平整。 工作人員正在選料 工作人員正在裁料 第五步:家具制作 制作車間工作人員根據設計部出具的圖紙制作家具,分為:畫線、打眼、開榫、落膀、打型、組裝等工序。 劃線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劃線尺寸與設計圖紙各部件相符,榫頭、榫眼銜接須精確。發現卯鞘帶斜度時或異型材料時,嚴格按照樣板尺寸劃線。 打眼時須設計圖紙和劃線相符,打直眼時確保90°垂直,打斜眼確保斜度準確,做到打眼深淺精確;吃線、留線確保準確,皮的大小準確,分清大面、小面、前面、后面,確保顏色無色差。 開榫時要與設計圖紙和劃線保持一致。榫頭、榫肩須與榫眼相符,暗榫的長度要比榫眼的深度少2㎜。落膀時嚴格執行設計圖紙和劃線的尺寸,做到內吃線、外留線,夾頭榫落膀須和夾眼保持一致,大角落膀時須達到45°角,落異型膀時做到不跳刀、不蹦刀,確保榫肩完整。 打型時須與設計圖紙的形狀和尺寸相符,確保粗細均勻,凹凸對稱,產品后背部件平整光滑,板材形狀分明,避免跳刀、蹦刀,確保材料光滑完整,深淺均勻。 產品組裝前確保同件產品顏色和花紋搭配一致。組裝芯板時,須確保周邊打蠟到位,對角線一致。榫、眼結合處須涂膠且涂抹均勻;夾頭榫與眼須嚴絲合縫,邊角完整;組裝框架時須上拐,確保對角線保持一致。產品表面不得有錘子和卡子痕跡,四角須接地,禁止用鐵釘固定;外流膠要擦拭干凈,確保產品組裝整體方正美觀 車間工作人員制作現場 工作人員正在組裝家具 第六步:家具雕刻。,分為電腦雕刻和手工雕刻兩類。 圖案粗鑿時根據圖案整體意圖,考慮圖案線面的走向,圖案深淺綜合處理,做到圖案的比例協調。運用精雕手法修去坯中的刀痕、鑿垢,粗細均勻,使得圖案各部件細微末節清晰顯現,做到線條流暢、深淺均勻,圖案有立體感。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手工雕刻 電腦雕刻機運轉 第七步:刮磨家具 刮磨時采取順刮方式,確保刮磨邊角到位,做到棱角分明,打磨時用力要均勻,表面平整光滑。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刮磨家具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刮磨家具 第八步:油漆家具 產品擦漆時要求動作快、刷紋通順、厚薄均勻、不流石墜、刷紋通順,不能漏擦。做到家具光亮柔和、漆膜飽滿均勻、無顆粒、無流掛、手感好。 工作人員正在油漆大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