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是近幾年一部非?;鸬碾娨晞。@部電視劇雖然講述的是方似錦“房產中介”的故事,但也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
劇中,房似錦在家中的地位不高,但卻承擔著主要家庭經濟的支出,父母、弟弟都在吸食她的“血肉”。
最終,房似錦與那個家庭“鬧掰了”,看到這部電視劇時,相信很多網友心中都會想:“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的父母”。
點擊加載圖片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重男輕女”的問題要比電視劇中殘酷得多。曾經,就有一個名叫趙慶香的女孩,她因為不答應給弟弟買房結婚,結果被父親殺死了。
因重男輕女造成的人間慘劇
1972年,趙慶香出生在山東一個農村家庭中,家庭的經濟條件相當的困難。不過,從小趙慶香就非常的懂事,學習成績也比較的好,是鄰居眼中的好姑娘。
后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趙慶香先后考上了初中、高中,并以優異的成績走進了重點大學——南開大學。進入大學后,趙慶香一邊學習,一邊在外面做兼職。
原本掙來的錢就不多,但父親卻要求她把大部分錢留給弟弟:“你把打工掙來的錢留給弟弟”,趙慶香的日子雖然過得很辛苦,但是善良的她還是同意了。
點擊加載圖片
總而言之,大學四年,趙慶香不僅沒有問家里要一分錢,每個月還會給家里面幾十、幾百塊錢。努力的女孩總是幸運的,在南開大學期間,趙慶香遇到了自己的初戀男友,他的名字叫做魏斌,兩人的感情也非常好。
從南開大學畢業之后,魏斌邀請趙慶香一起出國留學??紤]到自己的未來,趙慶香也答應了,當時趙慶香身上雖然沒有錢,但魏斌的父母卻很大方,足足贊助了她兩萬塊錢。
對于“出國”這件事情,趙慶香的父親自然不愿意,因為他需要女兒為自己掙錢。最后,經過商量,趙慶香與父親達成了一個協議:她與魏斌結婚,同時一起出國深造,但每個月需要給家里匯款。
后來,趙慶香便和魏斌去了國外,在國外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多余的錢便寄給家里的父親。幾年之后,她完成了學業后,并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還與魏斌結婚、生子。
點擊加載圖片
與此同時,在趙慶香的幫助下,趙父也蓋起了一座二層小樓。從這個角度來看,趙慶祥對家里的幫助已經算是很好了,不輸《安家》里面的房似錦。
另外,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趙慶香無疑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家庭。然而,這一切都因為他又一個患有癲癇的弟弟悄然發生著改變。
2002年的春節,長期在國外工作的趙慶香想要回來看看父親,魏斌也答應了。然而,這次的旅程對于他們來說卻是噩夢。從國外回來后,趙慶香先是去了魏斌的家里,并且歸還了之前借的他父母的錢。
隨即,她便立刻趕去山東老家,看到了闊別已久的父親,一家人還吃了團圓飯。不過,在飯后,父親卻向趙慶香伸手要錢,因為他要給自己的兒子買房、娶媳婦。
點擊加載圖片
話說,趙慶香雖然在國外工作,但是平常除去自己養家、定時給父親的錢,基本沒有存款,也沒有錢給幫助弟弟,因為這件事情她便和父親爭執了起來。
在爭吵的過程中,趙慶香還將自己歸還給魏斌父母錢的事情說了出來。原本,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但在趙慶香父親看來,女兒這么做無疑是不孝順自己的。由此,父親的心中也埋下了怒火。
后來的幾個小時之內,父親一直在找機會向趙慶香要錢,但趙慶香就是不給,而她也決定在第二天就離開這個家,避免雙方都生氣。似乎在趙父看來,養女兒就是為這個家“下金蛋”的,現在他突然間不給錢了,那么她就沒什么用了。
當天晚上,趙父便趁著女兒和女婿熟睡的時候,將他們兩人殺害了。此事被曝光之后,警察立刻將趙父逮捕歸案,并對他進行了相關的審判與處罰。
點擊加載圖片
可是,在法庭之上,趙父不僅沒有悔過之心,反而還振振有詞地說:“姐姐幫弟弟不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樣的女兒白養了!她就是一頭白眼狼!該殺的......我不后悔”著實讓人無奈!
重男輕女的思想
古人曾言:“虎毒不食子”,老虎雖然兇猛,但卻不吃自己的兒子,趙父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禽獸不如,而這一切的根源皆源自于“重男輕女”四個字。
為何會出現這種思想呢?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其二就是養兒可以防老,可以延續香火。
在趙慶香父親的眼中,似乎根本就沒把她當做女兒來看,僅僅當做一個“可投資”的工具人而已。
他把女兒養大,是為了讓她長大之后出去工作,然后用她自己的一生來反哺這個家庭,對其進行無底線的壓榨,簡而言之就是“還債”。
點擊加載圖片
因為這種“私心”和“觀念”在作怪,所以趙父對于女兒一直都不怎么待見,一直在無窮無盡的索取。
另外,在女兒結婚之后,趙父總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以滿足自己的好吃懶做,把一些不屬于趙慶香的責任,強加在她的身上,還美其名曰“孝順父母”。
當女兒的表現讓他不滿意的時候,他就站在道德和親情的制高點冷眼看待趙慶香,并以暴力的方式對待。因此,也就有了法庭上的那句話:“養了一個白眼狼”。
然而,趙父從來都沒有想過,在趙慶香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他根本沒有付出過什么,只是所謂的“生而不養”。在如今的社會中,類似趙慶香父親這類人依然非常多,他們認為女兒遲早是要嫁人的,而嫁了人之后等于白養。
因此,趁著女兒結婚之前,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彩禮一事便是如此。更甚至,有的父母會認為就算把女兒培養得再好,將來最大的受益人也是婆家,而不是自己,所以將更多的資源留給兒子,女兒得過且過便可以了。
點擊加載圖片
這樣的想法雖然可笑又愚蠢,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有時候身處其中的女孩不能做什么,更無法改變什么,只能默默承受著。
時代不同,觀念也應該改變
《卜辭》里寫過這樣一句話,大致意思就是“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這句話雖然有偏見,但從某個角度來看,也符合古代的一種特殊情況。
古時候,無論是獲取資源的能力,還是保護家人的能力,男性一般都是優于女性的。再加上長期戰爭的出現,男人逐漸變少,女性數量相對增多,“男尊女卑”的思想就開始了。
因此,對于一家人、一個家族而言,男性的地位要遠遠高于女性,生男孩好過生女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卻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各行各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女性獲得工作的機會提升了不少,經濟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完全有能力扛起“半邊天”,甚至支撐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點擊加載圖片
“養兒防老”這一觀念雖然沒有變化,但是養女也同樣可以獲得他們的孝順,不再是所謂的“賠錢貨”了。
古時,社會中一直盛傳兒子才是家庭未來的男子漢,培養成才后可以光宗耀祖、無限風光。
然而,現在社會中又出現了另外一句話,女兒才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因為從精神方面女兒對父母的依賴性更強,從生活方面女兒對爸媽更親近一點。
人到晚年,所求的不再是金錢、物質上的生活,而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女兒的“撒嬌”或許才是更珍貴的東西,這種“被依賴”、“被依靠”的感覺,更能讓年老的父母得到滿足與慰藉。
如今,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這種“重男輕女”的問題逐漸在好轉。不過,在某些偏遠的貧窮地帶,這種現象依然很嚴重。
點擊加載圖片
如何來改變這種重男輕女的問題
在經濟學上有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用這句話來解決偏遠地區重男輕女的問題再合適不過了。
對于很多貧窮的老人而言,晚年之時,他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莫過于“老無所養”。以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便是多生兒子,因為兒子可以陪在自己身邊。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老無所養”也是一個經濟問題。人生晚年,如果老人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又有多少人會依賴孩子呢?當這種依賴的心理沒有了,“重男輕女”的問題自然會緩和不少。
回看現在的社會,富裕的家庭每每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時候,都是笑口常開、母慈子孝,對兒、對女都是一個態度。
對于很多父母而言,他們都沒弄明白要孩子是為了什么?傳宗接代、養兒防老,其實這種觀念都是錯誤的。
點擊加載圖片
無論是男是女,每一個人都有著獨立的人格,他們也需要尊重和理解,養兒防老、傳宗接代是他們的責任,但這種責任不是靠道德綁架而來的。
沒有精神的控制,沒有道德的綁架,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才真正能夠健全人格,未來兒女雙全、家和萬事興。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國家的政策也比較不錯,生兒生女都一樣,生兒生女都可以防老。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父母無私的愛與期待中成長,才能做到皆大歡喜。
在電視劇《天道》中有這樣一句話,養兒防老,其實是父母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債權人,碰到不孝順的就賠大了,所以說“養兒防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重男輕女”從根本上就是錯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要執著于生男生女呢?女子缺少任何一個字,都組不成一個“好”字。男孩子有擔當,女孩子有溫暖,生男生女各有各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