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晴云滿身雪作花,四蹄一動疾飛翼。跳梁掣柱不受羈,雄心只欲千里馳。瑤池宴罷幸驪山,霓旌前導鳳輦移。
唐代和漢代一樣,是中國歷史上開疆拓土的時代。古代國家的征戰,最重要的就是馬匹。唐太宗生前出征各地所騎的馬匹,在唐太宗死后,一一都有雕像保存下來,放置在唐太宗的墓中,總共有六匹,稱為《昭陵六駿》。
點擊加載圖片
昭陵六駿之颯露紫。六駿中的“拳毛騧”“颯露紫”現藏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余四駿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
馬,因此也成為唐代畫家重要的繪畫題材。畫家畫馬,是要顯示唐朝的國威和兵力,就像政治畫一樣,含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唐朝畫馬的畫家很多。其中很有名的一位,就是韓幹。韓幹畫的馬,目前我們還能看到的最好一幅,就是《照夜白》。
點擊加載圖片
唐 韓幹 照夜白 30.8x33cm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照夜白》是唐玄宗的愛馬,矯健善跑,一身雪白,好像晚上的滿月,因此被稱為“照夜白”。韓幹這張《照夜白》,畫的是一匹駿馬,被拴在一根柱子上。這匹性格剛烈的駿馬,似乎不太愿意被拴住。它昂頭嘶叫,眼中流露著恐懼不安的神情。它的四蹄都在跳踢,好像在等待著解開繩索,以便馳騁在大平原上,一日千里。
點擊加載圖片
這張畫的線條最令人欣賞。勁健有力的線條,勾勒出馬的肥壯。細看馬的臀部到腰背的那一根線條,渾圓飽滿,有很強的體積感。韓幹除了用線條勾勒之外,也用陰影做了一些處理。特別是馬的胸部,經過線條和陰影的交互使用,肌肉一塊一塊地鼓起,看起來真是一匹肌腱結實的駿馬了。這匹“照夜白”,全身都是流動活潑的線條。只有那條皮革的籠絡韁繩,是用比較緩和安靜的線條畫成的。馬的鬃鬣飛揚直立,顯示出一匹志在千里的駿馬,正被肅穆的韁繩捆綁。畫家利用這線條的動和靜,表達了畫面的張力。
點擊加載圖片
畫一只會跳動奔跑的動物,不但要畫出它的形狀,還要能表達它肌肉運動的感覺。我們要畫自己家中養的貓或狗,最難的就是對它們動態的掌握。韓幹的《照夜白》,是一張可以參考的作品。這張畫,從唐朝一直傳下來,成為一張有名的作品,很多人收藏過這張名畫。所以,畫幅邊緣有許多紅色的印章,還有文字的題記,表示了這張畫被后代重視的程度。
點擊加載圖片
韓幹另一幅畫馬的經典《牧馬圖》,表現的卻是馬的憨厚溫順韓幹有另一張常被討論的作品,就是《牧馬圖》。《牧馬圖》畫了兩匹馬:一黑,一白。黑馬在前,白馬在后。一個大胡子的胡人騎在白馬上。畫的左上角,有宋徽宗寫的“韓幹真跡”四個字。不過,這張畫,畫得比較工整謹慎,和那幅《照夜白》很不相同。這張畫里的馬,比《照夜白》安靜,沒有《照夜白》那種雄渾的精神。
點擊加載圖片
點擊加載圖片
古代關于寶馬的名詞
超影,追著太陽飛奔。逾輝,色彩燦爛無比,有光芒。翻羽,比飛鳥還快。挾翼,如有翅膀,像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再比如劉備的:的盧,額上有白色斑點的馬,辛棄疾說,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可見其速度。又如呂布關羽的:赤兔,古人沒見過獵豹,認為兔子跑得最快,紅色的馬中之皇,神駒。曹操的:絕影,跑起來連影子都跟不上。李世民的:颯露紫,昭陵六駿之一,突厥語名字,翻譯為勇健者的紫色駿馬,隨其東征洛陽。古人給馬取名字,雖不拘一格,但也會用到很多馬字旁的字,它們都有一些特指。驄,專指青白色的馬,比如鳳頭驄和錦膊驄,還有和照夜白齊名的唐玄宗的另一匹馬,玉花驄。驃,專指黃毛夾雜著白點子的馬,比如唐太宗昭陵六駿里的特勒驃。騅,毛色蒼白相雜的馬,比如楚霸王項羽的烏騅,垓下歌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是他最舍不得的烏騅馬和虞姬。還有很多:驤,它的后右蹄白色騏,它有如棋盤格子的青黑色紋理驪,它顏色純黑驊,它是赤色的騮,它有黑鬃黑尾巴驕,它有六尺高騋,它有七尺高駥,它有八尺高駒,它不到兩歲騑,它三歲駣,它四歲了……知道了這些,再看到馬兒時,一些適宜、好聽又有出處的名字,也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