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存在了500多年,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還有甲骨文。商朝人是現代中國人祖先嗎?長什么樣子?
《孔子家語》記載周朝的明堂“上繪堯舜之容,桀紂之像”,“以垂興廢之誡”。而現存最早的中國帝王肖像畫是唐代出現的,即閻立本所繪《歷代帝王圖》。更早的帝王長什么樣,都是后人的想象畫的。
商朝最后一個都城位于洹河兩岸,洹河南岸建筑了宮殿宗廟,洹河北岸有成片的王陵,東面還有洹北商城。
殷墟這些布局符合中國傳統的坐北朝南布局,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可是倒霉的是,12座王陵全都被盜了,一座都沒有幸免。
商朝人好戰,作戰的俘虜還有附屬國進獻的人通常成為人祭,羌族的或者是其他民族的,甚至還有白人。祭祀坑在王陵區很多,可惜不是本民族。
探尋商朝人相貌,考古隊遍尋安陽洹河兩岸,把玉米拔掉,挑開30公分、40公分,一鏟開,地下就是一個個長方形的痕跡。這些墓地有一個特點,它是一組一組地分布,這些墓葬是商朝的貴族平民。
經過3000多年,人骨頭腐爛不堪,但是經常性的它的一部分骨頭是保存好的。你可以看到他的頭部,有些東西壓住它,還保存著,他的腿骨還在。
所有這些人骨頭,對它進行測量進行復原,到底這些人相貌怎么樣,是不是華夏人直接祖先。
商朝人做的一些器物——反映商朝人長相的一些陶器或者玉器等等。婦好墓出土人物雕刻。
當然,人們在殷墟里的重要發現,絕不僅僅止步于甲骨文。在不斷深入的挖掘活動中,專家又發現了商代人舉行祭祀活動的痕跡,只是這些物證讓人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祭祀是人類很早就開始進行的一種信仰活動,人們通過祭拜鬼神或是祖先,來尋求庇佑,實現愿望。雖然并無科學證明,舉行祭祀活動真的能改變現實,但古人并不明白這一點,他們只是想找到一種精神寄托。
大概是由于文明發展程度不高,商朝祭祀活動十分頻繁,人們對這件事重視程度極高。根據出土文物來看,當時的人除了會供奉各種禮器之外,還喜歡用殉葬的方式來祭祀。
比較常見的殉葬品大多是家中常備牲畜,譬如豬、馬、牛、羊、狗等等,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罕見的,譬如大象。在某個挖掘坑內,專家就清理出了一具完整的大象骸骨,在它的左下方還有一只小豬,兩者體型對比相當明顯。
除卻大量的動物遺骸之外,專家們還挖出了數量不少的人骨遺骸。他們有的跟牲畜直接埋在一起,也有的扎堆放在一處,成百上千具森森白骨陳列土中,那種視覺沖擊力一般人很難承受。
根據研究發現,這些被殉葬的人,多半都是戰爭俘虜,當商朝無力養活他們時,就會將其殘忍殺害,然后充作祭祀之用,可見當時的人對人命真的是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