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框象屬鞘翅目,象甲科,以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為害,危害部位多在樹木的根部和根際部,可造成樹勢衰弱死亡。主要受害樹種是臭椿和千頭椿。
發生規律
溝框象一年發生2代,以幼蟲和成蟲在樹干內或樹干周圍2至20厘米深的土層中越冬。以幼蟲越冬的,次年5月份化蛹,7月為羽化盛期。以成蟲在土中越冬的,4月中下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5月中旬為越冬代幼蟲為害期。7月底至8月中下旬是當年孵化的幼蟲為害盛期。
成蟲有假死性,產卵前取食嫩梢、葉片補充營養,為害1個月左右,便開始產卵,卵期8天左右。初孵化幼蟲先咬食皮層,稍長大后即鉆入木質部為害,老熟后在坑道內化蛹,蛹期12天左右。
防治辦法
掌握溝眶象的生活史,提前預防,杜絕其大面積為害。
>>>>
在幼蟲危害初期:
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份和七月份,在樹穴內澆灌“根灌蛀蟲凈”或撒施藥肥“撒蟲胺”,藥后澆透水淋溶即可,藥液經根系吸收后,長期緩存在樹體內,有效殺滅蛀干幼蟲。根部灌藥,對取食枝葉的成蟲同樣有殺滅作用,所以,及時進行灌根用藥,可控制全年內溝眶象的不再發生。
在幼蟲危害盛期:
結合根部灌藥,上部采用“蛀蟲凈+奇強”噴施樹干,藥劑強力穿透皮層殺滅內部為害的幼蟲,上下結合徹底長效的防除溝眶象的危害。
人工防治成蟲
成蟲多在樹干上活動、不喜飛,具有假死性,在5月上中旬及7月底至8月中旬,于清晨在被害樹干上敲打,震落成蟲,人工捕捉。此方法對于降低初孵幼蟲的蟲口密度,減輕危害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