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個老鄉去鄭州火車站坐車,廣場上全部是環衛人員,客人都沒幾個。要是以前,即使不是春運,也是人頭攢動的。看來今年的春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老鄉的一句話提醒了我,今年這種情況,想回家能回家的早就回去了,誰還等春運呢?
今年春運開始就是春運結束,前段時間客流量還高些,現在要什么7天一檢測,14天一居家隔離,根本就沒人出門了。客流減少,空蕩蕩的火車站汽車站,虧慘了,春運不像是春運。
也有不少人說,一邊倡議就地過年,一邊抱怨春運沒客流,我想問問究竟要怎樣才能讓你滿意。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規模終于開始下降了。今年是最悲壯的一年,春運27號結束了。層層加碼,處處為難。
回家過年團聚的情結還是很深的,2020年在外打拼太難,經濟狀況不濟到是真的。大家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還是非常自覺的。總共放7天假,哪哪都要居家隔離7天甚至14天,就問回去干嘛?就花錢回老家居家隔離?
不過,以后外出打工的會更理性了,老家附近有工作機會的,就不會再往遠的地方跑了,哪怕掙得少點。學生流,民工流支撐起的春運,今年看不到了。以后什么情況,還不清楚。
有網友說,學校限制學生回去,要求開學前14天必須在本地,否則可能影響復課。2月22日復課,你說學生如何回去,學生不回去,父母就不能回去。這可是占據了一大部分人員的。太麻煩了,設置重重障礙,能不回去就不回去了。
這樣一來,大城市里的生意好了,可憐了小城市和小縣城。這些城市基本靠出門打工的人回來消費,都不回來了誰來消費,錢不好掙了。好多人年貨都省去很多,開店的生意慘淡,日子怎么過?
網友方小北說:本來不準備回家的,可是跟老媽一通電話,還是準備飛回去了。老父親5月份腦梗,雖然住院4個多月,保住命,不過,身體機能已經垮了,還是回去好好陪陪吧,下一個春節也許無法陪了……
炮不讓放了,集不讓趕了,家也不回不去了。沒有年味的春節,不過也罷,以后都不用過了。現在的春節過不過無所謂了,已經沒有年味了,其實就是放了一個假期。
以前,回家是一張張春運車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現在,回家是車票加一張張核酸檢測證明和安全健康碼,讓人發愁。以后回家變得淡然,故鄉在那頭,說別回來了。
春運不運,對各行各業都不是好事,對傳統文化更是無情的打擊。愿疫情早日消滅,回歸國泰民安、人山人海的盛世。今年春節你將在哪里過年?請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