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友發來私信,說要過年了,要把在養老院里的母親接回家過年。母親有兩個兒子,長年在外打工。母親年紀大了,得了輕微的老年癡呆,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母親離不開人的照顧,可是家里有孫子,忙不過來,于是兩兄弟一商量,就把母親住進了養老院。
過年了,養老院里的那些老人,還在等著孩子接回家。兩個兒子沒去,而是兩個孫子去養老院接奶奶,看到偌大的養老院就只有奶奶一個人的時候,都哭泣了。別人家早就接老人回家過年了。奶奶看到兩個孫子的到來,異常清醒,又非常高興,可是當場拒絕了回家過年,說一個人在這里挺好的。
我想說,你們讓兩個小孩去接,兒子媳婦不露面,老人家怎么會回去?難道母親心里不會想著,是不是兒子媳婦不想她回去吧。平時你們工作忙,要養家,過年了,總要接回家吧。能有幾天,你們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老人一個選擇權。一是雇人在家伺候,二是在養老院伺候。只要老人開心就好。如果媳婦不同意,不配合,我會認定她人品有問題,說服不了,會考慮離婚。
老人年輕的時候是家里的頂梁柱,也很能干。現在年齡大了,病了,不想給家里添麻煩,不想拖累晚輩。其實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愿所有人繼續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老人腿不好,兒子不來接,孫子太小,怎么把老人弄回去。就過個年,把老人接回家過唄,都說養兒子,有啥用?
也有人說,對她自己而言,也許住在養老院,比住在兒子家更“舒服”,這與孝不孝順無關。有些人真的很擔心麻煩別人,他們也需要尊嚴。如果住在兒子家,肯定能吃好穿好,但她覺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她會有內疚感,感覺自己在拖累子女。兒子對她越好,內疚感越重,而在養老院,雖然同樣是被人照顧,但這是別人本來的工作,相對來講比較平衡,會更加自在些。
我說這些不是站在子女的角度,我不是鼓勵子女把老人送到養老院,而是站在一些如養老院里老奶奶一樣的角度。如果可以,一定會創造一些老人力所能及的簡易又輕松的事讓老人家做,讓老人覺得自己仍然被需要,她多半就愿意在家住了。
網友方小山說:讓老人住養老院就是不孝?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需要養家嗎?老人年紀大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養老院里至少24小時有人管理,萬一老人發生點意外什么的,也能得到及時的處理,也沒什么不好。
想到了已經年老的父母,和我自己需要照顧的家,又想到了我自己的老年生活,真的想哭,想哭。中國的老人,請做好自己為自己養老的準備吧!最好別抱什么幻想,也許是時代的發展吧。
最后我想說,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父母辛苦一輩子,即使老了、病了,也不應該被丟棄。再苦再累,也要盡孝。不僅對老人好,也是增加自己和后代的福報。誰又沒有老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