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加味取淵湯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療效。方法采用加味取淵湯(柴胡、元參、浙貝、當歸、梔子、辛荑、蒼耳子)治療本病329例。結果 治愈率達到98.7%。結論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排膿通竅的功效。
【關鍵詞】 鼻竇炎;鼻淵;中醫治法;加味取淵湯
急慢性鼻竇炎是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9例,男198例,女131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58歲。臨床表現鼻竅一側或雙側時流濁涕,或黃綠色或鐵銹色膿涕,其味腥臭難聞,不易擤盡,鼻塞,頭痛如錐刺鉆腦,有明顯的時間性、體位性,早輕午重。中學生占患病人數的72.3%。冬春季是患病高峰,占82.1%。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
1.2 治療方法 加味取淵湯:柴胡、浙貝、梔子各10 g,辛荑、蒼耳子各20 g,元參30 g,當歸50 g。水煎食后分服,3~9劑為1個療程,此為成人量,兒童酌減。加減法:若頭痛較劇者加川芎、白芷各30 g,以宣竅止痛;若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加銀翹解毒丸3丸(包煎);若濁涕黃綠如膿,腥臭異常可合五味消毒飲,若兼頭暈目眩加桑葉、菊花、薄荷(后下)各10 g;若伴血涕或衄血加小薊、生地各30 g,丹皮12 g;若體質虛弱,少氣乏力,納差者加補中益氣丸3丸(包煎);若常自汗,易感者,沖服玉屏風散,每日10 g。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2~6天,臨床表現消失。顯效:2~6天臨床表現大部消失,尚存鼻塞。有效:服藥期間癥狀減輕,停藥復發。無效:治療2~6天,諸種癥狀無改善。
1.4 治療結果 本組329例,痊愈284例,顯效有效4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8.8%。
2 典型病例
3 討論
急慢性鼻竇炎屬中醫“鼻淵”范疇。《素問·氣厥論》云:“膽移熱于腦,則辛安頁鼻淵,鼻淵者,濁涕不止也”。多由素體積熱,上感失治誤治而來。取淵湯為清·陳士鐸《辨證奇聞》所載一首效方,其制方理宗《內經》之說,如謂:“蓋辛荑最能入膽,引當歸以補腦之氣,引元參以清腦之火,如柴胡、梔子,舒膽中之郁熱……”。方中柴胡、梔子清解郁熱,元參、浙貝解毒消癰,現代藥理研究柴胡苷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滲出作用,當歸揮發油具有鎮痛、消炎作用,且試驗表明單味當歸注射液治鼻炎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抗過敏、止血及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對消除鼻炎性頭痛有特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