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中式親子關系中,青春期到成年的孩子跟父母關系別扭的,有一種情況是:
父母覺得自己已經很包容了,什么都能接受的,為什么還不能溝通?
孩子那邊是,他知道父母實際對自己有怎樣的高期望,知道自己在他們的標準里不夠好,讓他們失望了,這導致他對自己也很失望,于是更加擺爛,做出叛逆姿態,遠離父母,因為所有和父母的任何接觸都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失敗的,而這太痛苦了……
作為家長,對孩子有高期望,與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兩者都要有的。
高期望,更多是相信他,能看到他的優點優勢和潛能,能欣賞他的獨特特質,看到各種好的可能性,多向前看,展望未來。
同時有足夠豐富的評判體系。
高期望實質不是任何外在的固定目標,是家長自己心里的信心指數。
不是我的孩子一定能考上清北藤校,而是,我相信他一定能達到他想達到的目標。
家長真心地欣賞喜愛孩子,而不是由虛妄的高期望一步步墮入失望泄氣,孩子才會也對自己充滿信心[鮮花][/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