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蔣勛說過:“如果說梵高是藝術世界孤獨、痛苦、絕望的典型,莫奈則正相反,他的世界溫暖明亮,洋溢、流動著幸福愉悅的光彩。”
孤獨是美麗的,有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感覺孤獨,那種感覺就如同寒冷的冬季,一個人走在無人的曠野,風吹著,心冷著,卻已經忘記了自己該去哪里。
平靜的只有心,卻也像冰一樣,似雪一般。
有時候,我們坐在那里,就像是陽光下的一朵小花,開在路邊,微風吹過,搖曳著身姿,不說話,就那樣感受著生命中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說幸福與憂傷,只是珍愛那一瞬間。
有時候的孤獨,只是自己在思想,我思故我在,孤獨最有力的解釋,就是這一生,只有自己陪著自己,看著自己、了解自己。
而人生的最終歸宿,依舊是自己的路自己走完,自己的使命自己完成,自己陪著自己,把生命交還給自然。
即便是如此,我依然要熱愛生活,愛自己,愛這世間一切,美的風景、愛的器物,哪怕是一朵花、一片云、心情景致,皆是眷戀不舍。
孤獨的人,就是一個人的靈魂與云雨、山水,共生共享,彼此見證孤獨與使命。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孤獨也是一種美麗,清歡享受,也是一種生活。
我們一路走來,誰不是一個人走過泥濘荊棘,跨過河流,越過千山萬水,遇高山而攀登,遇坎坷而曲折前行。
崎嶇的人生,孤獨的行人,從來不會因為重重阻礙而退縮,也不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而停留,素心向暖,面帶微笑,心懷感恩,心有所向,一路斬荊披棘,默默走向遠方。
孤獨的人,懂得堅持就是幸福,無論春夏秋冬,風雨兼程,風霜雨雪從不畏懼,滿懷熱情,勇往直前,如夸父逐日,執著追逐著夢想,熬過黑暗就是黎明,熬過陰雨,雨過天晴,有太陽的方向,就是最美的人生路。
孤獨的人心中有屬于自己的美麗世界,靜默著心情,清幽的意境,是看破不說破的沉默,細品清茶,感受著溫香,追逐著人生孤寂中那種靜美,是不言不語的涵養,用生命承載著靜謐,行走于紅塵,讓人生泛香。
孤獨的人更有追風的勇氣,有心中最美的風景,有自己傾城的美麗,追逐情懷的浪漫,追逐著人生中最長情的告白,最動人心弦的情感。
孤獨的人,心有星辰大海,有詩與遠方,悸動的心,澎湃著夢想,低調中默默耕耘,收獲遠方,卻并不會炫耀,而是一直保持內心的平靜。
孤獨是品一盞茶香,能讓心安靜,能讓靈魂靜默,在一隅之地,淺飲慢酌,空靈的感覺,浮在一盞茶香中,在一段老光陰中慢慢氤氳,余香久久不散,令人回味無窮。
孤獨是一種聆聽,能聽到自己內心最真的聲音,聽風聽雨,也能聽見花開的聲音,被風觸動心情,用心聆聽,孤獨的美麗,是春天的綠色,夏日的蟬鳴,是心窗外最悅耳的風鈴叮當。
村上春樹說:“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喜歡失望。”
孤獨是從春天出發的心情,像柔柔的風,如溫柔的另一個自己,追逐著一份生命的浪漫。在孤獨的世界里,看花紅柳綠,感受鳥語花香,與自己執手,漫步人生路,也情愿醉在孤獨的時光里,一醉方休。
紀伯倫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p>
孤獨的人生是一場精神的修煉,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沉淀,讓聲明日趨飽滿,人生不斷豐盈。用柴米油鹽的日常感悟,以欣賞花草樹木的心情,構成內心的美好,達到精神上的富有。
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p>
孤獨也是一種愛,若是用寂寞雕琢孤獨,便有了一種光澤,一種眷戀,情到深處人孤獨,于最美的光陰中,輕讀人生經典,書寫煙火的詩意,寫人在草木中,寫清風明月照我心,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空山里的一聲鳥鳴。
也抒意鳥鳴山更幽的情懷,都說,自律的頂端是孤獨,孤獨的頂端是自由。
越來越喜歡靜幽的感覺,我知道那是孤獨的感覺,跟著它走過高山大海,走過荒涼而廣闊的沙漠,走過喧囂熱鬧的浮塵人間,走到歲月深處,還是皈依孤獨靜好的世界,直到讓自己在塵埃里開出花,而我亦甘愿陪著它寂寞終老。
記得毛姆說過:“一個人能觀察落葉,羞花,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樣?!?/p>
一個人擁有整個深夜,自由與孤獨都在身邊。我恰恰迷戀的是這份自感覺。這是一個人最好的時光,也是寂靜的夜晚,心情靜靜流淌的意蘊。
有時候,自己并不想讓自己思想深刻,不需要懂得很多哲理,就是一個人的安靜,就是一個人沉默著,這就足夠孤獨了!
默行中,你聽得到深夜里,孤獨最長嘯的聲音和幽谷空寂里,孤獨最慈悲的寬厚。
有些時候,一個人只想安靜的沉默,沉默有時感覺很美妙,孤獨亦如此,可以讓混亂的心變得無比清澈,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孤獨的時候,自己也是最清醒的,不用去告訴別人,你的生活有多難,你的人生有多坎坷,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就是孤獨的美麗,而我恰好擁有了這樣的風景,便也喜歡上了這樣的恬靜和清澈的感覺。
————————————
中年之后,內心平靜,便是最好的余生
——————————————
作者:子墨
季節更替,又是一年春,時光輪回間,春來冬去,花開花落,變幻著人間風景。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風景,四季人生,生命在其中奔走、風雨兼程著向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變的卻是這人間煙火的平常,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品嘗著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人間多少無奈,生活更多繁瑣,都在無常中得到解釋,無需與生活糾結,無需表現出悲傷的樣子,誰都要經歷歲月的摧殘,生活的考驗。
孤獨著自己的孤獨,寂寞著自己的寂寞,不要說生命無助,是你沒有讓內心躁動的平息,不要說命運多舛,是你沒有讓內心的不安得到安靜,或是你遮掩著自己的情緒,已經對生活失去了期望。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孤獨的,內心想法也是無人傾訴的,一個人的風景,只有自己靜靜欣賞,默默感悟,一個人的生活,只能自己獨自忍耐和堅持并承受。
你如果覺得痛苦與迷茫、傷心與失望此刻正在折磨著你,讓你無法擺脫,那么,現在就是你應該改變自己的時候了。
正如世界著名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所說:“如果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p>
對于世界,對于生活,我們能改變什么呢?境由心造,其實,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改變自己,才是王道。
很多時候,我們只需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無需去取悅誰,更不要無端的猜測、憂慮和抱怨。
靜下心來,靜而生慧,如慧能法師所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拂去心中的塵埃,心無塵,煩惱自消。
人生在世,我們總在為生活奔波,與困難博弈,活得很累,也偶爾有一點收獲之后的喜悅,這便是我們擁有的小確幸與小幸福了。
只是,更多時候心有不甘,也因此埋下了伏筆,在繁雜的世界上,有精彩的風景,也有誘惑的陷阱,一個不小心,被煩惱與憂愁糾纏,在物欲橫流中,被誘惑而跌入陷阱,讓自己驚慌失措。
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寬容心,而保持對金錢、情感、名利、地位,應有的態度,那么,何來虧欠,何來擾心?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太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貪戀于世間的榮華富貴;或深陷于生命里的七情六欲;亦或執著于個人的榮辱得失。
或許,能讓我們迷失自我的不是外界的誘惑,而是本心與本性,是無法正確看待世界,對待自己的結果。
當我們內心的雜質與欲望太多,鋪滿塵埃的時候,你是難以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自然也就失去了人性的本真與生命的美麗。
因此,凈心自律便成為了讓自己解除禁錮,不受誘惑的關鍵,卻也是一種修心、修真、修行的根本。
尤其是人到了中年,便不喜歡一些應酬和熱鬧了,更享受一個人的安靜,靜靜獨處,悄悄思考。素心如雪,現世安穩,學會了淡然面對一切,讓自己內心波瀾不驚,外在云淡風輕。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打磨,和生命的沉淀后,生命會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對人生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也就知道讓自己,遠離紛擾,正可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北悴辉偈裁词露家獋€答案,也不會去爭論什么是非了。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p>
只有經歷了歲月滄桑,才會知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應該是一種人生的豐富,內心的安靜與從容。
塵世浮華之中,能保持內心的淡然從容,就是真真的擺脫了各種誘惑,便可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一個人要把日子過得行云流水,就應該讓自己內心有云水般的寧靜,用最自然的狀態,經受外界的洗禮,讓生活盡量簡單,內心盡量平靜,經過經歷,磨煉,沉淀之后,做到內心安然無恙,歲月安然靜好。
只有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才能讓自己有所頓悟,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認識自我,找回自我,完善自我。
雖然,我們不求人生有多精彩,但是,也不愿讓自己失望,只愿將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平常之心,去感受生命中的快樂與幸福。
人生路上,不討好別人,只取悅自己,努力做到不迷失了自己,不辜負自己。
人情世故的事,知世故而不世故,沒有辦法改變的,就順其自然,并試著去改變自己,讓自己心態平和。
到了一定年齡,便知道了內心安靜的力量,懂得了內心淡然從容才是人生最美的風景,也明白了,讓自己心安,不違背自己的內心,最是幸福。
余生,過簡單自在的生活,健康的活著,快樂的過著,不討好誰、不與誰攀附,只跟舒服的人在一起。
余生,只聞花香,不談悲喜,品茶讀書,與安靜相伴。用一顆平常心溫暖自己,淡然面對現實,從容應對生活。